王英
走近大师
奥利弗·杰弗斯是英国的十六图画书作家之一。他喜欢用独特、深刻、具有丰富哲学和美学气质的讲述方式,阐述我们必将面对的一些重大人生主题,如友谊、承诺、理想、宽容和智慧。他的作品曾获得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儿童图书提名奖,英国蓝彼得图书奖,爱尔兰年度童书奖等。《怎样摘星星》告诉我们坚持下去,找颗星星做朋友并不是奢望!《迷路的小企鹅》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家就在心所在的地方。
一处精彩
亨利喜欢书。不过跟你和我喜欢书的方式不太一样。不,是很不一样……亨利喜欢吃书。这一切都是从一天下午的粗心开始的,当时他并没有在意。一开始他拿不准,就试着吃了一个单词,只是想试一下。紧接着,他吃掉了整个句子,然后又吃掉了整张纸。是的,亨利确实喜欢这样。到了星期三,他已经吃掉了一整本书。
到了月底,他能够一口气吃掉一整本书。
亨利喜欢吃各种各样的书:故事书、字典、地图册、笑话集、生活常识书,甚至是数学书,但他最爱吃的还是红色的书。而且他以惊人的速度把这些书统统吃掉。
吃书最大的好处是:吃得越多,就越聪明。他吃掉一本关于金鱼的书,然后他就知道用什么去喂金鱼金杰了。没多久,他就能做爸爸报纸上的纵横字谜游戏了。他甚至比学校的老师都聪明。亨利喜欢变得聪明。他想,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他甚至可以变成地球上最聪明的人。
——选自奥利弗·杰弗斯《吃书的孩子》
快乐活动室
书的最后一句话是:“现在,亨利整天都在读书。尽管有时候会忍不住……”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阅读发现
1.仔细阅读这本书,说说亨利吃过哪些书呢?
2.当亨利难受的时候,脸变成了什么颜色?你有没有吃多了东西而觉得难受的时候,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3.你觉得亨利吃书会不会变聪明?如果不会,那怎样做才能变聪明?
偷学一点点
奇特的创意,有趣的表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吗?有的同学会说要多读书,有的同学会说上课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课,这些都对。那你们在写文章时,怎样来表达同学的好学呢?很多同学都会举这样的例子:其他同学在玩的时候他在学习,或者他读书时,别人和他讲话他都听不见。这样的例子确实能反映同学的好学,但是这样的文章太普通.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们再来看《吃书的孩子》这本书,同样是讲爱读书的主题,先写了亨利爱吃书,什么书都吃:故事书、字典、地图集等等都进了亨利的肚子。亨利吃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先是吃一个单词,再是一个句子,一张纸,最后吃整本书。亨利认为吃书就能越来越聪明。这样的创意让我们浮想联翩(pian),他真的能吃那么多的书吗?吃了那么多的书后亨利真的变聪明了吗?只有这样的创意,才能让我们忍不住想阅读下面的内容,甚至会发出会心的笑。
,
当然,这本书更高明的地方是故事的转折。亨利吃了这么多的书,以为自己更加聪明了,可事实上,不仅没有变聪明,还因为吃了那么多的书,造成消化不良,吐得脸都绿了。他吃到的各种知识也混在了一起,反而更不聪明了。故事在这一刻反转了,他发现当他认真读书的时候,他的知识越来越多,说不定能成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主题在这一刻才尽情地表达,爱读书才能更聪明。
我的大作
我的同桌
江苏省昆山市国际学校二(4)班 吴佩润
开学的第一天,我便认识了一位新转来的同学,我的新同桌——周小益。
周同学有着一双小巧又不失亲切的小眼睛,小眼睛下面是一个高高的鼻子,再下来就是他那张大嘴巴了。
他呀,特别亲切,不管是谁,只要是和他待过的人,都觉得他很好相处。因为他为人和气,不管你怎么说他,怎么惹他,他都只是笑嘻嘻的,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是,是,您说的是。”我们只要开玩笑地说一声:“周同学,帮我……”他呀,准能帮到你。
当然,他还有一个不太让我喜欢的习惯,就是随便拿我的东西。有时,我发现自己的东西不见了,只要向他的课桌肚里瞅瞅,果然,东西大多都能找到。虽然,我知道他是和我开玩笑,但我希望他能改掉这个习惯。
这就是我的同桌,你认识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