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亭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地勘企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在稳步发展,地勘企业的宗旨不再是单纯公益性,转变为服务型兼顾盈利的目的,但在地勘企业财务管理中仍存在企业运营资金发放分配不均、人员权责不清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地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地勘企业在生产及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进而提高地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地勘企业 财务管理 思路与措施
地勘企业财务管理的性质与其他企业相同,都是以消耗最低的成本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目的,地勘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筹备、企业运营资金的发放与分配等。实施地勘企业财务管理时,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地勘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提高地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从而为地勘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地勘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成本管理作为地勘企业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影响着地勘企业的经济效益,地勘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给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地勘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认知。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地勘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差,导致企业资源及能源严重浪费,大大增加了地勘企业的成本,也给我国地勘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二,由于地勘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地勘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造成成本管理环境控制不到位,地勘企业的成本管理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对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及时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就会严重阻碍地勘企业的发展;其三,地勘企业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各种经济体都采用新型的措施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使用信息技术对地勘企业成本管理改进也存在滞后性。
(二)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差
由于地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差,因此致使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相对混乱,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地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广泛,很多工作人员认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因此导致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交接出现遗漏,一些工作未能及时处理,严重影响了地勘企业财务管理。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认为企业盈利和企业财务管理无关,造成很多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中过于随意;其二,财务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个人。在地勘企业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工作人员数量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分配,从而提高地勘企业管理水平,但是实际管理中并没有具体落实。地勘企业财务管理包括地勘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企业资金的发放和分配、实际项目和企业资金的对接等。一旦出现资金发放和分配不均或者实际项目和企业资金对接遗漏问题,就严重影响了地勘企业财务管理及各项目的生产管理,又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个人,出现问题也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
二、提高地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目前在我国,地勘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支出、财政拨付项目经费和为其他单位(不包括政府)或者个人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目前,财政部还未做出具体的年度支出标准,其中包括定员标准和定额标准。尽管可以随着人员的增加可适当的增加经费,但是公用经费几乎不变。在我国地勘企业负担逐年加重和物价不断上涨的前提下,出现单位基本支出不足现象。地勘企业的项目经费需要由中央再经地方,过程较为复杂而且相关的政策内容也相对较多,如对开支相关性的强调、不得分配结余资金和受到审计机构的审计等等。在基本支出不足、财务项目中等诸多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地勘企业不得不通过完成市场项目(如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服务而获得收入),以便于弥补支出不足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地勘企业财务管理中,以统筹计划、全面覆盖、科学安排和综合平衡为基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之前,首先要根据会计原理,对单位的费用进行划分,可分为变动费用以及固定费用。所谓的固定费用是费用不因单位工作量的改变而改变,主要包括公用费用、离退休费用和工资福利性费用等。而变动费用是费用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变动规律,包括交通费、材料费、委托业务费和差旅费等等。地勘企业业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有效控制原则对费用进行划分,分为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控制费用。在對地勘企业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需要两大部门共同完成对部门预算以及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会存在无法控制的费用,所谓的无法控制费用是指基本支出无法满足安排所需的费用以及财政项目中不允许安排的费用,此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地勘企业为其他单位服务所获得的费用进行安排,该笔费用需要财务部门编制,合理安排费用、确定利润以及下达创收指标为编制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时,业务人员、财务人员以及预算人员应该按照地勘企业的基本任务以及年度工作目标来实现编制,并对编制进行反复沟通,采用会议的形式确定该编制是否通过,通过后将编制制作成文件,下发至预算控制人员。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和结余等方面是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地勘企业的不断发展,项目经费也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基本支出得不到保障,因此对地勘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地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过程中,首先要对全配套的费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主要包括费用开支管理责任人的规定、费用列支渠道的规定以及费用标准的制定,在费用的管理制度中费用主要包括通讯费、交通费、劳务费、差旅费、在职人员岗位补贴、车辆管理、设备采购费、外聘人员管理、职工教育和培训以及出国费用等。
进行费用归口管理和复合控制,所谓的归口管理是根据部门的职能对费用进行归口,总工程师控制委托业务费;资产部门管理控制设备采购费及使用费;人力资源部控制野外津贴、劳动保护费和职工教育培训费等;办公室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和通讯费等。依据分级制原则实现地勘企业财务管理的归口管理。同时也要根据会计制度以及经济分类做好收支报账工作。提高各部门间的沟通,财务管理并不仅由财务管理部门完成,还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定期对收支进行上报,减少财务人员及业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
三、总结
地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影响了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造成地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差的主要原因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和工作人员管理差,在地勘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应采用新型的管理模式,结合市场经济发展体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地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加地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任香芬.探讨地勘企业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0):18—19.
[2]金梅.提升勘察设计财务管理水平问题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3,(7):110—111.
[3]郭慧敏.提高财政预算执行率的有效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4+6.
[4]向辉.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思路[J].中国科技博览,2014,(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