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
【摘要】世界是多彩的,色彩语言对所有的国家或民族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含义,能反映出民族特有的色彩意识及文化传统。中国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色彩意识。而日本在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上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由于其民族自身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审美观念的差异,又形成了独特的色彩文化。本文以“红、白、黑、青、黄”五种颜色为例,对中日两国色彩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
【关键词】色彩语言;意识;文化;内涵
一、中日语言中的基本色彩语
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有数千年,但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各自的语言变迁,又伴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有很多意义已经产生了不同,色彩语也不例外。现代意义上的色彩语不仅仅是表达原本的色彩,而且还派生出很多新的含义,也不乏有许多比喻象征的意义。
1、色与色彩语
色是通过眼,脑和人类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们将这种效应用语言来表达,就是色彩语。色彩语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正因为它有着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特征,所以在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语言本身就是反映物质世界的变化,反映思想的发展,反映时代的进步,同时也是反映世界的多姿多彩。
2、汉语中的基本色彩语
中国的五行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的世界观,体现了对天地的敬畏,对大自然的崇拜。水,木,金,火,土是构成世界的五个基本元素。从色彩上说,木是绿色,火是红色,土是黄色,于是构成了三原色。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基本色彩—白色和黑色。因此,古代人说到对色彩的感觉,就是青,赤,黄,白,黑这五个基本色。
3、日语中的基本色彩语
日语中最初的色彩语是赤,白,黑,青四个基本色。赤的读音来自“明るい”一词“あか”的发音,意为明亮;白的读音“しろ”与“著し”一词的语源相同,表达清晰明显的意思;黑的读音“くろ”来自“暗し”,表示昏暗的意义;青读作“あお”,来自“あおし”一词的发音,意为茫漠。总之,这四种色彩是表示光的明暗程度,分别与明,显,暗,漠等意义相对应。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对色彩的感觉。
二、中日色彩语与其文化内涵的对比
1、“赤”的比较
红色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色彩。在中国,红色就是好运,喜庆之意。例如新年,要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挂红灯笼。此外,红色还代表成功,圆满,繁荣昌盛之意。例如人们常把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很顺利,称作“红运”。
在日本,人们认为红色具有神圣的力量,能够驱除恶魔。所以人们为图吉利,会穿红色衣服,佩戴红色饰品。在婚礼,庆典等现场,常能看到使用红色装饰的东西。但是,红色在日本的色彩排列中却排在最后的位置,因为从日本人的审美观念看,红色是不被宠爱的。这一点与中国相反,因此在日语中,很多带有“赤”的词语都有贬义。例如把低俗的新闻报道称为“赤新聞”,在财政方面,把亏损称为“赤字”。
2、“白”的比较
白色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吉利的色彩,与红色相对立的。因此在中国举行葬礼时,人们会穿白色丧服,挂白色对联,借此来表达悲痛之情。汉语中,带有“白”的词语一般带有贬义,比如,费了很大劲却没有效果的付出称为“白忙”;与此类似的还有“白痴”,“白眼”等词语。
而日本人偏好白色,因为他们认为白色具有神圣,纯洁之意。因此在日本传统婚礼上,经常使用白色为主打色。
在古代,在表达身份及社会地位时,两国对于白色的理解完全不同。在中国,白色代表一般民众,身份较低的人。例如汉语中“白丁”一词就指的是没有地位和功名的人;而在日本,白色代表崇高无上的地位。例如天皇身穿白色的衣服,象征着神的统治。
3、“青”的比较
青象征生命与希望的色彩。在中国,说到“绿色工程”,指的就是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同样在日本,人们为了传达“爱护绿色自然”这一理念,也专门设了“绿色星期”这一特殊日子作为纪念,当天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植树活动。另外,在中日两国,提到交通信号灯,大家应该都会知道,绿色就是安全通行的标志。因为,绿色就是生命之色。
在古代,中国和日本都认为绿色代表出身卑微的意思。例如唐朝,七品以下的官员,都穿着绿色长衣;而在当时的日本,由于学习隋唐时期的社会制度,将没有地位的侍女称作“青女房”,把没有社会地位的百姓称作“青人草”。
现代人们对绿色有了新的诠释,由绿色联想到安全,成长。绿色代表无污染,健康。所以现在的人们都倡导“绿色食品”,“绿色出行”。
除了中国人,日本人也一样认为“青”就代表幼稚,不成熟。例如汉语中有“青苗”一词,日语中有“緑い(あおい)”一词来形容幼稚的样子。“青児”就是指刚出生的婴儿;“青二才”指的是不懂得人情世故的年轻人。
4、“黑”的比较
黑色与白色相反,它给人视觉上带来厚重,沉闷的感觉。因此让人感觉庄重,至高无上。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在夏,秦时代及汉朝初期,帝王和官员是穿黑色的朝服;在戏剧方面,设计人物外貌形象时,常会选用黑色的脸谱,例如“包青天”“李逵”等人物形象,原因就是黑色代表人的刚直和勇猛的性格。另一面,黑色也象征着黑暗,邪恶与恐怖。汉语中经常听到“黑帮,黑社会,黑幕,黑市,黑金政治”等类似这样的词语。
古代的日本,身份地位低的人穿黑色衣服。现代日语中,黑色常与黑暗,死亡联系起来,表达人们恐怖,悲伤与绝望的心情。所以葬礼上,人们穿着黑色的衣服,显得恭敬肃穆。但是,日本人也会用黑色表达积极的意思,比如“黑字”是表示财政上获取的利润。
5、“黄”的比较
黄色在中国古代就是帝王的颜色,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利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代表着威严和荣耀。例如“黄袍”是皇帝专用的服饰;“黄榜”是皇帝下发的公告。
但现代,提起黄色,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黄色書籍”,“黄色文化”这些词语。现代人就觉得黄色代表着腐败堕落及色情淫秽的东西。
而在日本,和中国大致一样,不太会把黄色作为崇拜喜爱的颜色。日本人总认为黄色就是幼稚,不成熟。在民间,人们会把刚出生的婴儿用黄色的衣物包裹着。
三、引起中日色彩语内涵不同的原因
1、民族心理和内心情感的差异
各民族因为历史,传统意识,民族心理等各方面原因,形成各自的并含有丰富感情的色彩语。同时色彩给人的情感及心理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民族从视觉和心理上所能联想到的色彩的意义不太相同。中日两国在色彩语的基本意义的理解上,存在很多共通的地方。但也正因为心理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对色彩语的理解上又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
2、社会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的不同
在色彩语的创造过程中,各民族都是用感受最深的印象来描述色彩。色彩语不仅是表现色彩本身的物理属性,同时还映射出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色彩和民族色彩,色彩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紧密相关,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和性格特征。因此掌握好色彩语,理解其丰富的内涵,都是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能够更全面的认知其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生成的象征。本文通过中日语言中的色彩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探讨如何深刻领会色彩语言并了解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让我们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中日两国文化的共通性和固有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余 韵. 汉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性研究[J]. 语言应用研究, 2012,(2).
[2] 刘云泉. 语言的色彩美[M].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0: 36-40.
[3] 刘 芳. 汉日颜色词的对比及其文化内涵差异[J]. 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