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莹
因为鸟类擅长运动的特点,我们往往会追求把它们拍到清晰、数毛,定格它们动态的瞬间,但是有时,为了增强动感的效果,表现虚实相间的形态,尤其针对鸟类的飞行,可以采取慢门追拍的方法。
必备器材
首先要有稳定的脚架和云台,液压云台比较适合追拍,它的平滑移动能够提供更大的稳定性。其次要选择追焦速度较快的相机,在追拍的过程中,要随时进行再次对焦。当然,提前预判鸟儿的飞行轨迹,尽量选择和鸟儿的飞行轨迹保持平行的位置也会大大提高成功率,这时,中途不对焦的连拍也可以达到成像全部成功。
拍摄时,需要一只眼睛盯着取景框,一只眼睛盯着周边,可以随时修正拍摄点,保持相机镜头追随的速度和鸟儿飞行的速度一致,让鸟儿保持在取景器中的同一个位置。
最佳速度
快门速度越慢效果越好,但为了保证成功率,一般需要控制在1/30-1/60秒左右。假如是常见的鸟类,飞行也是它们的常态时,可以降低拍摄速度到几分之一秒进行练习,比如拍摄大天鹅。另外,鸟儿的飞行速度越慢,则慢门拍摄的速度越低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反之则需要提高速度保证成功率。
除了飞行,鸟儿的快速奔跑等等都可以采用慢门追拍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成功率不高,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一定会拍出只有鸟儿的头部清晰而身体其他运动的部位虚化的好片。
哪些情况适合
慢门拍鸟
大型鸟类的飞行最适合慢门追拍,因为它们的体积较大,飞行速度较慢,相对容易对焦和追随。
光线比较暗的时候,用高速拍摄时必须提高感光度,但这常常会因噪点等问题而影响画质,这时用较低的感光度慢速拍摄,可以弥补不足。
背景较乱时,用慢门拍摄可以将背景拉虚,将主体凸显出来。
鸟儿在滑行中翅膀扇动频率低时用慢门拍摄效果不是很明显,只有在鸟儿翅膀扇动频率高时,慢门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