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众
温岭建筑垃圾清运公司:创新型管理的典范
李泽众
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新陈代谢”的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快速增加。而在认知理解不清、多头管理协调难、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下,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普遍存在无序填埋、乱倾乱倒等情况,加剧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已成为城市管理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四年前的温岭市也和所有发展中的城市一样,建筑渣土垃圾清运中运输车辆违规超载、抛洒滴漏、私拉乱运、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频繁发生。而现今温岭建筑渣土处置却被各地纷纷效仿,这又是为何?近日,记者走访了温岭的畅达、曙光、顺意三家建筑垃圾清运公司,深入了解了温岭市建筑垃圾在清运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这里,既有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引导支持,更有清运公司积极探索和创新突破。
时光回转,2010年7月一场强降雨给温岭市敲响了一记警钟。“那次强降雨让温岭城区出现大面积积水,最深处超过2米,多处道路受淹无法通行,118条公路中断,交通基本瘫痪,数千辆轿车当街被淹,5500多家企业停产,16个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温岭市行政执法局党委委员王良海回忆道,这都是因为建筑渣土、泥浆随意倾倒,导致河道排水不畅,出现了滞洪现象。
也正因为此次强降雨引起了温岭市委市政府对建筑渣土处置不规范问题的高度重视。2010年12月,温岭市政府出台了《温岭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温岭市行政执法局会同十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建筑渣土资质核准、运输市场准入、处置费用政府定价、费用结算监管、定点消纳和全程动态监管”等六项渣土管理工作措施,并相应建立起严密的监管体系。
2011年3月,温岭市行政执法局通过实地考察、随机走访、市场调研,根据建筑渣土运输市场准入制度,结合温岭市建筑渣土实际产生量,通过公开招标,落实了畅达、曙光、顺意三家建筑垃圾清运有限公司成为温岭市建筑垃圾清运企业。
采访当天,温岭正下着雨。记者随行来到满是泥泞的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却见一辆辆干干净净的渣土运输车从工地驶出,一路上也没有发生抛洒滴漏。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工地,只见工地门口的自动清洗装置正对一辆渣土运输车的车轮进行冲洗。“这是冲洗轮机,所有车辆在出工地之前必须将车厢盖板加盖好并将整车上洗轮机进行高压冲洗才能上路,到达消纳场之后,倾倒完建筑垃圾还需再清洗一次,才可返程。”曙光建筑垃圾清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江说,清运公司还组建了随时待命的应急救急小队,如有事故或出现抛洒滴漏现象,应急救急小队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维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