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欢,王永红,李 坤,黄 凯,张巧霞(西安630医院内一科,陕西 西安 710000)
心电图表现酷似“冠状T”的低钾血症1例
张 欢,王永红,李 坤,黄 凯,张巧霞
(西安630医院内一科,陕西 西安 710000)
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电解质紊乱之一,临床上以血清钾浓度<3.5 mmol/L作为标志,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其心电图上通常表现为ST段下移,T波振幅降低、增宽,T波之后出现U波,有时低平T波与巨大U波融合,不易区分。严重者可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或室颤,危及生命。本例报道1例血清钾下降并不严重3.19 mmol/L,但心电图上以ST段下移不明显,巨大T波倒置、增宽、振幅增强为主要表现的病例。
低钾血症;心电描记术
患者,女,59岁,农民,以“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入院脊柱外科,入院后拟行椎间盘内固定术,既往有冠心病(无症状)病史。入院后查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T波低平(如图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当时血钾3.90 mmol/L。患者入院后因腰部疼痛食纳差,有恶心、呕吐,约4~5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泻及其他不适。入院后第3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椎间盘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此时心电监护显示T波倒置,因患者有心肌供血不足病史,急查十二导联心电图示除avR导联外所有导联ST段压低不明显,以巨大T波倒置、增宽,振幅增强为主,QT间期延长(如图2)。急请心内科会诊,不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建议急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电解质。患者无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心前区不适症状。急查结果显示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正常。电解质:血钾:3.19 mmol/L。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性不大,低钾血症所致可能性较大。立即给予静滴氯化钾治疗,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持续静滴氯化钾3.0 g,4 h后复查心电图显示T波仍倒置,但变窄、振幅减弱、QT间期缩短(如图3)。复查血钾3.31 mmol/L,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正常。在患者尿量正常情况下一直给予补钾治疗,持续静滴氯化钾总量6.0 g,14 h后复查血钾3.64 mmol/L,心电图显示ST段轻微压低,T波直立、振幅减低,QT间期接近正常,与入院时心电图相似(如图4)。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正常。此时基本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考虑患者心电图变化是其低钾血症所致。
图1
图2
图3
图4
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电解质紊乱,可引起心电图的相应变化。钾离子是参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维持,动作电位复极相的重要离子,细胞外钾浓度主要影响动作电位3相的复极速率,低血钾使3相复极速率降低,其结果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和不应期延长。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T波降低、U波明显、ST段下移、TU融合、QU延长[1]。少数情况下也可出现T波倒置,但从未见如本例所示T波倒置如此之宽及振幅如此之大,形态上酷似“冠状T”。
心电图的改变与血钾浓度有一定规律性,但也并非完全平行[2],其原因是钾平衡失调时,血清钾测定不能及时反映心肌细胞内钾的浓度,还与患者是否同时存在其他电解质紊乱、酸碱是否平衡及既往有无心脏病等有关[3-4]。本例患者出现心电图酷似“冠状T”表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有冠心病病史,心肌细胞供血不足,平时心电图T波低平;当短时间内血清钾从3.90 mmol/L下降至3.19 mmol/L,心肌细胞内钾浓度可能下降更多,动作电位复极延迟,在心电图上表现出缺血与低钾双重叠加效果;加之患者有疼痛、紧张、手术、麻醉影响。如果血清钾进一步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本例患者经补钾后心电图恢复至入院时的情况,无疑证实了这种以增宽倒置的巨大T波为主伴随QT间期延长为主的不典型改变是低血钾引起的。
多种疾病及因素可以导致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血钾浓度是影响ST-T改变的因素之一。本例患者心电图T波改变与其低血钾相关,但一定要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心电图有无动态演变及血清特异性酶检查等可供鉴别。特别是低钾血症导致的非典型心电图异常,临床医师及时行血清电解质检查,发现血清钾降低,给予及时纠正低钾血症或行氯化钾试验有助于发现ST-T改变的原因[5],再通过监测心电图变化加以证实,以免造成误诊、误治,危及患者生命。
[1] 陈 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8.
[2] 卢秀兰,李雪宏,黄海燕.心电图对低钾血症的诊断价值分析.实用医技杂志[J].2004,11(1):68-69.
[3] 左京生.低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之间关系的探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J].2006,24(12):61-63.
[4] 覃 敏,赵 赶,黄志碧.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小儿低钾血症合并心电图异常的效果评价.中国全科医学[J].2010,13(1):7.
[5] 顾复生.重视血钾代谢紊乱心电图的诊断.临床心电学杂志[J].2006,15(5):321.
R591.1
B
ISSN.2095-6681.2015.05.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