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专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思考

2015-09-16 23:57:42林曾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中专教学水平计算机教学

林曾平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于当前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上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笔者从事中专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多年,对于计算机教学颇有心得体会,因此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从教师的教学方面、学生的学习方面、以及课程的创新方面等多个方面加以阐述,并且结合日常计算机教学中取得一定效果的实际做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教学,教学水平,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23-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化,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发不可替代,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每个人都需要懂得应用计算机成为了时代的要求。而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面对着培养技能操作型人才的目标,应该如何从事教学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利用自己的技能在社会上立足?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因此许多中专学校现有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必然无法跟上其发展的步伐,使得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应当接受的是,许多中专学校当前的计算机教学确实十分滞后、呆板,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也纸上谈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不多,真正具备实践经验的更是少之又少。

个人认为,当前所需要的教学模式应当是双向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传输,应当是多方面的知识、技能、素质培养,而不是单方面的教与学。对于教师而言,不仅在教学方法上要科学合理的研究和安排,还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中专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具体指的是教师在理解并掌握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这种理论恰当的融入到特定的教学之中,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科教学的目标,运用各种策略和方式,改善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教学效率的提高。简言之,就是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和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目的。

之所以要采取并合理的运用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中专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普遍不高,而中专学生的文化基础也相对薄弱,导致中专学生往往比较缺乏自信心,学习目标也不明确,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得这些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受到阻碍。

2、当前的教学策略运用不当。在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有效掌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也不能做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难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在这种传统授业模式的计算机教学中,大多以教师为主体而不是学生,课堂上的教学完全围绕着教师,学生则扮演者一味接受的角色,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长久之下将会导致学生惰于思考、懒于发现,做不到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思考意识的培养,不会主动地摸索和研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这必然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因此,首先中专学校就急需要调整学生的状态,通过自我效能感策略帮助学生寻找自信:对于基础普遍薄弱地学生们,降低合格的标准,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把难度大的问题分阶段完成,使学生充分感受逐渐进步的喜悦,充分地发掘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并提供展现优势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按阶段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努力完成每一步的学习任务,增加自信心和对自己未来的责任心。指引学生往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有效的学习目标前进,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转换,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与教师互动。教师对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也充分把握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够真正做到课堂效率的提高;合理地安排教学,不照本宣科,而应灵活变通,在初步接触学习的阶段,要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从易学的和有意思的方面入手,比如上网冲浪、体验flash小游戏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力与创造力,由理论知识的传输转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丰富计算机的自主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到图书馆中或通过网络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以扩充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法注重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索,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更加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任务驱动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提升自己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所以任务驱动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教学根据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和人们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从具体到抽象,采用“提出——解决——评价”的三段式教学方法。例如对于Flash软件的学习,在课堂开始时可以播放一段动画或让学生体验一下小游戏,然后做出介绍这些都是由Flash软件完成的,并提出这些动画和游戏使如何制作的等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任务驱动法的运用中,应当注意的是:

1、教师应对整个课堂设计的内容以及课堂的结构框架等有个整体的把握,任务的设置应贴合课堂的要求,也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从难度和学生能力出发,建立既适合中专学生探讨研究,又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任务。

2、任务的设置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考验学生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置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探索能力,这对于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样有助益,并增强了学生的探取心,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 刘慧珍.关于中专计算机教学的反思[J].职业,2013(7).

[2] 列潮剑.自主学习策略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3(7).

[3] 陈郁清.“任务驱动法”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猜你喜欢
中专教学水平计算机教学
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0:17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9:07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4:07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