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群文阅读课堂模式的尝试

2015-09-09 12:12:00姜建华
中学课程资源 2015年8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姜建华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群文阅读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它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升课堂阅读效率,引导阅读回归本真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教学过程中,在构建群文阅读课堂模式方面,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慎重选择阅读文章,合理组织计划,及时引导学生阅读,以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就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根据一定的“关联点”,组织学生阅读多篇文章。有别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更强调阅读数量、质量和速度,更关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情感、自我体验。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充分挖掘文章阅读的本真。鉴于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选择文章要慎重,保证质量

能否恰当地选取群文阅读的相关文章,决定了群文阅读能否科学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如不能正确地选取阅读文章,也就不能提升阅读质量,更不能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期间,必须依据学习目标与内容,认真分析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选取相应文章。划定群文阅读的范围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文章的主题,找到所选文章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准确地研究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开展群文阅读选取主题相关、内容相符的阅读材料,注意避免出现所选文章不成体系、杂乱无章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目前课本中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依照课本内容制订阅读的主题,从而开展高效的群文阅读课程。当然,以课本为基础并不意味着阅读材料必须是课本内容,应该注意对学生阅读范围的扩展,从课内走向课外,依照文章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和中心思想来划定阅读范围,确定选文主题,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古诗四首》为例,这四首诗歌都由浅到深地传达了诗人的满腔爱国热情,为国家的发展而忧虑,为腐朽的社会与当时的世风而愤懑,他们渴望祖国统一,渴望奔赴疆场杀敌报国,即使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也不屈服,只要祖国能够统一强大,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通过对这四首诗的学习,学生不但感受了诗人的那种深深的爱国情怀,而且也发现这种爱国情怀是一脉相承的。这四位诗人都经历了朝代发展的后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作。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我们可以把爱国思想作为阅读主题,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如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徐锡麟《出塞》(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通过一首首饱含热泪与激情的诗篇传达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心、报效国家的决心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赤胆忠心。

二、教学组织要合理,体现价值

教师在带领同学们开展群文阅读时,不要把准备好的阅读材料都发给学生,而应科学地利用时间和所选文章,制订好实施计划,按照教学规律与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让群文阅读这种学习方式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合理安排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按照文章的表达方法、思想内涵等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重在培养学生自主选材、自主探索的能力。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觉建立群文阅读的整体结构,形成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从而建立知识体系,实现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让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变色龙》,这篇小说是契诃夫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1884年,契诃夫刚满24岁,他在创作中常常把生活里的日常小事纳入小说的写作中,语言诙谐,结构巧妙,情节波折,通过自己独到的眼光探寻社会腐朽黑暗的本质,把一件件琐碎的生活图景连缀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真不愧为揭露俄国沙皇专治腐败统治的史诗巨作。正因如此,这篇小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狗咬人”这一小事展开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大问题,那就是警察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极大维护。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是契诃夫小说创作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也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同样是维护沙皇统治,《套中人》则是通过思想统治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套中人》时,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感受契诃夫小说的魅力,教师在讲解中可以提到与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的美国的欧亨利和法国的莫泊桑的代表作品。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已被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而且课本中的《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一篇也可以纳入群文阅读的范围;欧亨利的作品《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法律道德的揭露,都可以纳入群文阅读的范围。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有效组合,合理地利用课上时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同时,也提升了群文阅读的价值,为实现学生自主完成群文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引导阅读要及时,提升效果

为保证群文阅读的顺利开展并收到预期效果,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通过安排选文及其阅读顺序,或结合阅读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来完成对群文阅读局面的掌控。提出问题是引导群文阅读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恰当的问题可以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自主完成阅读。在群文阅读的准备阶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些独立的文章进行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再为学生提供具有内在联系的多篇文章展开阅读,以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把所选文章作为一个整体,依照具体学情安排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思想与内容的对比,也可以是内容、思想、手法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进而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所选文章进行重组,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最终提高群体阅读的素质水平。当然,在整合能力形成前期或初级阶段,提升阅读效果的最好方法就是选取长篇名著中的不同章节进行综合分析,因为各章节本身就属于同一个整体,每个章节之间又有相对独立的内容。

例如,八年级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这部书长于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进而展示人物特有的内心世界。因此在阅读这部著作时,教师可以从人物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首先提出问题:你喜欢《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答案基本都集中在武松、鲁智深、林冲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上,教师可以某个人物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引导,如鲁智深,教师提问:你喜欢鲁智深哪些方面呢?学生回答:直爽豪迈、内心纯朴、心地善良。甚至还有学生认为鲁智深非常可爱,主要是由于他为人实在。教师继续提问引导:你知道哪些故事能够体现鲁智深的这些品质呢?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知道的“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说了出来。然后教师下发《水浒传》中与鲁智深相关的回目给学生阅读。为了充分实现群文阅读的作用,教师还可以通过人物关系对学生加以引导,如:鲁智深为什么拳打镇关西?是因为金翠莲。为什么会认识金翠莲?是因为跟九纹龙史进喝酒,进而开始史进的故事。引导学生阅读与史进相关的回目,再从史进提到王进,再从王进提到高俅等。同样,通过鲁智深引出林冲,通过林冲引出杨志等人物,以此类推。学生可以依据人物关系这条线索,实现对《水浒传》所有回目的阅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实现名著推荐与阅读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质。

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学情与时代的发展,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应当得到改善,因此,大力推行群文阅读势在必行,希望群文阅读能够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得到普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晓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朱亚红.主题阅读引领孩子走进国学经典[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3(4).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