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龙 蒋文鸽 王云华(陕西宇阳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
根据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和实践证明: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幅提高油田的采收率。20世纪50年代以后,注水做为一种增加地层压力的工艺技术,迅速成为我国各大油气田开发的一种主导形式。
油藏注水开发工艺已成为我国油田持续稳产开发的重要开发工艺技术。经过大量的试验和现场实践,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低渗透油层注水开发的理论体系,逐步健全非标的达西定律,为低渗透油层开发的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低渗透油藏开采措施是注水开发方式,通过现场实践逐步探寻适合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模式并对目前应用的分层注水工艺进行应用分析。低渗透油田具有渗流阻力大、渗透率低、流动通道细等特征,导致油田单井产量小,产量降速快;直接导致石油采收率低。
低渗透油层的孔喉大小一般在lμm以下,很容易被注入水堵塞,一般根据油层开发方案的空气渗透率进行注入水处理。因次,针对低渗透油层,要求注入水水质,尤其是含悬浮物量小于地层孔径,这样才有利于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
低渗透油田宜采用超前注水方式,通过前期注水提升地层压力,对油田的持续开发比较有利,能大幅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保证油井的产量,若后期地层压力下降,会导致采油指数不断减小,根据相关油田开发方案,其年递减率最大在25%-45%左右。
注水技术参数主要包括注采比、注水压力等。低渗透油田注水持续开发的前提是维系地层原有压力恒定。合理的注采比与地层压力、油层特性、油井产量等因素有关,仅通过地层压力去反应注水工艺中的注采比是不科学的,仅能反应油田开采的趋势,其反应数据是不完全可信的。
通过对油田实际开发足迹的研究分析:高渗透率的油田,油层压力与注采比的关系相对规律,且和理论核算值相对接近;与高渗透油田相比,低渗透的油田的规律性较差,几乎没有实际的指导、应用意义。
2.3.1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2.3.1.1 分层注水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便于对不同层位注水进行实时测试、计量,客观反应分层注水压力变化,做好日常记录、存档、管理,统一计算分层配注量;②根据各油层需水和压力特点,科学划分注水主力层和非主力层,实行分段、分量回注;在主力注水层段的内部,再细分小段、小层回注;③根据油井地层各层特点,有规律、有计划分层控制注水,确保能注水、注好水、注够水,同时加强注水水压和水量控制。
2.3.1.2 分层注水管柱工艺
我国分层注水的工艺技术较多,诸如单管分层注水、多管分层注水等。单管配水器多层段配水工艺是指注水井中仅有1根管柱,利用特殊封隔器科学、合理地将整个注水井段密封分隔成几个互不相通的层段,每层根据注水量的不同列装不同大小的配水器,通过配水器上的水嘴,控制每一层注水水量。
单管分层注水管柱,按配水器结构可分为活动配水管柱、固定配水管柱和偏心配水管柱。其中,偏心配水管柱的分层注水量最大,该配水管柱具有测试效率高、工程量小等特性,得到广泛应用。
2.3.1.3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原理和优势在于:使用本层段进行流量或压力测试时,其它层段注水维持不变,避免对其他管段的配注干扰,大幅提高分层注水流量调配效率、准确性及分层测压效率,从测试数据看,分层注水有效率能达到100%。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工艺的特点:
2.3.1.3.1 能实现分段多层的同时注水,确保有效注水量;同时在本段测试时,不影响其他段层的注水量,可采用直接测取分层流量,测试仪器采用双卡测单层模式,避免传统测试带来的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2.3.1.3.2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及配套测试技术可满足磁性定位测试、测压、验封、同位素吸水剖面测试、分层流量测试等测试要求,便于推广应用。
科学有效的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油层的采收率,确保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作为是油田开发的一种新型注入技术,尤其适用于低渗透油层开发,且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仍需要不断改进,应进一步研究其他注水工艺新技术及其先进的助采新技术。
[1]姜兰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3):8322-8324.
[2]刘春江,刘利群.稳流配水新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J].石油规划设计,2006,17(6):24-26.
[3]提高石油采收率—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应用分析。西安石油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