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杰(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吉林 松原 138000)
1.1 大老爷府油田于1994年开始了以探井为中心的滚动勘探开发,目前综合含水上升至96%以上,由于油田资源潜力限制,近两年没有新井接替产能,油田降产较大,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增产规模来提高油田稳产能力。
1.2 受资源品质及效益制约,措施规模逐年下降,由2011年最高的9000吨下降到2014年的3000吨,并且新技术引进受限,措施结构单一,目前措施增产过度依赖油井解堵、压裂,其增产量占措施产量的93%以上,措施接替技术方向不明确。如何在措施吨油费用控制在2000元以下实现3000吨的措施增产规模是2014年油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针对油田开发现状,2014年通过优化措施结构,深入挖潜技术研究,不断完善主体措施压裂和解堵的选井原则及施工工艺,提质降本,规模实施低成本措施,强化分层认识,加大堵水力度,控制含水上升,扩大新技术试验力度,使措施年增产量比例达到7%以上。
(1)目前油井压裂面临的问题
①未动用层品质差,补压增产潜力小。
全区油层动用程度为62%,未动用有效厚度有822米,具备补压资源潜力。未动用潜力主要分布在G2.3.4及F6.7.8.9小层,均为油水同层,电性指标低且低于有效厚度划分标准下限。
②分层认识不清,二次压裂的技术方向不明确。
整个油田二次压裂厚度只占全部动用厚度的6.9%,具备重压资源潜力。但是近年的重复压裂井表现为高增液和低增油,效果差,通过加密、堵水、压裂等认识都表明储层高含水,因为分层认识不清,准确判断低含水层难度大,效益实现储层二次改造的技术方向不明确。
(2)2014年油井压裂取得的成果
①12-17井通过补压G7层复活。
12-17井位于断层附近,属于河口坝相,原始含油饱和度高(40-50%),G7为主力含油层但一直未动用,测井解释显示该井G7层附近未见含水层。邻井12-21和10-17井的日产油分别为0.4吨、0.28吨,动用效果好。2014年8月6日复活后累增油72.3吨,日产液8.6吨,日产油0.35吨,含水95.9%。
②确定4口井开展重复压裂试验,探索压裂规模实施的技术方向。
通过不断完善压裂选井选层的原则,从初期改造程度低、注水不见效区重压引效、线性注水区油井转向三个方面开展4口井试验,预计累增油40吨。
大老爷府油田长期注入不合格水,储层结垢严重,监测井结垢率达100%。油井结垢速率为1.43mm/a,近3年作业井中结垢井占34.1%-43.03%,镁、钙离子含量分别为28.7mg/l、127.7mg/l(超标),分析认为井筒及炮眼结垢情况普遍。
在油井解堵单井增油下降、增产规模逐年减小的现状下,2014年实施84口井,采用6种施工体系,单井增油31吨,与2013年增产能力持平。
(1)高能气体压裂解堵
通过优选剩余油富集井、层,科学设计点火部位,对具有明显结垢史(检泵、井径资料),降产明显的4口井实施高能气体压裂解堵,有效井3口,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0.45吨,目前平均单井日增油0.15吨。其中,有2口井明显增液降含水,表明渗流状况改造善明显。
(2)振动采油负压解堵和振动采油热气能除垢解堵
优选2口井实施振动采油负压解堵,初期日增油0.6吨,目前日增油0.25吨。而选择实施振动采油热气能除垢解堵的4口井,初期日增油为0.45吨,目前日增油为0.13吨。
针对隔层薄,与水层相邻,通过压裂及常规射孔手段无法有效动用的12-016井开展水平射孔试验,日增油0.4吨,年增油80吨。通过实施多方向水平孔,即避免了因裂缝致使水驱方向性明显的矛盾,又避免压窜水层,能够较好的挖掘层内剩余油。
大老爷府油田采用一套井网开发两套油层,平均单井动用13层,多层合注合采,无法确定分层产出能力。油井斜井多、结垢严重,符合测试条件井逐年减少,测试成功率低,分层认识资料严重缺乏。
针对油田高含水、无效水循环严重的问题,充分应用C/O、分层轮抽等油藏监测及动态产状分析资料挖掘水淹井潜力,改善层间干扰,优选配套技术治理无效水循环。
增油剂主要由表活剂、天然混合羧酸盐等组成,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对近井地带堵塞的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清洗作用,具有投资少的优点。
2012年以来对109口井添加了增油剂,有效井85口,累增油831吨,平均单井增油7.8吨,单井成本仅1300元,增油剂是大老爷府油田扩大推广的低成本增产措施。
通过上述增产措施效果评价,确定大老爷府油田今后措施挖潜的指导方向如下。继续深化油井潜力调查,优化措施结构,在前期重压试验的基础上扩大压裂实施规模,增加水力喷射实施力度,深挖储层动用及改造潜力,继续深入研究解堵等主要增产措施,规模实施低成本技术,适度引进新技术试验,拓展增产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