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召新
(余姚市第四中学 浙江 宁波 315400)
自从伽利略奠定了实验作为物理学研究的基础,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用实验贯穿高中物理教学,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能够创设有效获取知识的环境,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同时,实验也是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例谈利用实验贯穿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兴趣又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而注意力是保证学生上课的首要条件.走进物理课堂(课堂引入环节)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建立初步表象.巧妙的课堂引入实验可以事半功倍,设计的思路如下.
利用简单可得的身边事物设计一些趣味的小实验,可以很快地缩短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从而轻松自然地投入到课堂里来.
图1和图2是“电源和电动势”课堂引入的实验设计.
图1 自制水果电池
图2 自制简易电机
心理学认为,当发生认知冲突时人的大脑皮层将极其活跃,出乎预料的事件激起人的惊奇情绪,然后主观上就会迫切需要发掘其中的缘由,极大地调动起探究者的兴趣,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探知欲.以下几个实验现象都是与学生平时认知不同的实验.
图3 电磁阻尼演示器
图4 锥体上坡
图5 悬浮纸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物理实验不仅仅是动手的过程,更是动脑思维的过程,所以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离不开实验的探究.物理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设计实验,进行问题探究,找出规律.
实验设计应尽可能采用与实际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材料,营造熟悉的前提条件.如,高中力学里的摩擦力学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特别是摩擦力的方向判断和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以下是笔者利用课本进行的演示实验.
图6 物体间摩擦力方向
图7 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关系
伴随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物理课本上增加或者改编的内容缺少相应的配套实验,给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师把握机会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填补教学上实验的不足和空白,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
图8 自制向心力演示器
图9 自制凹凸桥演示器
杨振宁说,“有血有肉的物理学才是活的物理学.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种印象,以为物理学就是一些演算.演算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的.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
所以设计实验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学习尤其重要,特别是一些抽象的问题.如,“电场”、“磁场”和“能量”的问题,可以利用实验设计化抽象为具体,教学将会变得生动有趣.
图10 电场力演示器
图11 静电风车
图12 电容器充放电演示仪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物理实验就是重要物理学习之路.课堂学习之后再用实验来解释现象,验证规律.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可以进一步对物理规律进行验证和评估,甚至再进一步地探究和学习.
师生课下的合作实验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构筑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合作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知识的拓展,体现学以为用的观念.
图13 自制数显摩擦力演示器
图14 自制微型光学观察器
放手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独立自主实验研究,既可以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科学能力的发展.
图15 变压器问题综合探究仪
图16 自制纯电阻、非纯电阻探究仪
从提出(发现)问题,到用实验建立初步表象;再用实验进行探究,总结归纳规律;最后再用实验来验证规律.体现了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规律,物理实验贯穿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最终使学生感到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物理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