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东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整体水平有了提高。关注全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促进教学创新化发展,是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去,才能让初中数学课堂更有活力。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热情。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教师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组织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学习效率更高。
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生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比如在学习有关于“正数和负数”的知识时,正数与负数的数学概念较易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负数的实际意义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出现形式。从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总结多样化的与负数相关的生活现象,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温度计实物,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零以下数字的含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水位线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区的河流中的水位线测试仪,通过数学课堂的学科知识学习更好地了解生活。明确负数在生活中的用处与价值,增加个人生活技能。当数学学习的功能越发多样化时,初中学生会任何数学知识,从而成为数学知识的主动学习者。
二、设置探究悬念,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增强。在初中阶段,利用数学知识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会让数学教学目标更上一个层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便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每一个数学理论的得出,都包含着数学家的探究与思索。利用数学知识的探究,使学生丰富数学学习体验,有助于其探究能力的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学习悬念的创设,让学生为了解决悬念,参与到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目的性更强,成就感更强。比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还要掌握必要的方法与技巧。像去分母、去括号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教师可以结合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点阐释错误的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对比错误过程与正确答案,产生发现错误的热情。比如一元一次方程中包含了小括号与中括号,在计算时搞混了去括号的顺序,计算结果与真实结果大相径庭。教师用错误的解题步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设计课堂悬念,让学生探究错误之所在,有助于学生学习专注度的提高,更能让学生找到数学课堂中的探究点。
三、创新教学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情境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可能。当代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想法,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数学学习情境。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去创设教学情景。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有着多样化的需求。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以多媒体设备的资源展示优势,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或者数学现象。
比如在讲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展示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化的图片,促进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从形象化的教学资源出发,引导学生分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从而引申出相关的数学概念,使数学课堂因为情境的存在由抽象变得形象。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动手实践活动创设课堂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操作,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还能让学生的实践水平得以提高。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轴对称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随意想一个图形,并通过动手制作、动手折叠的方式判断此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一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动手实践活动能够让他们在活跃化的课堂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具有学习优势的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以另一种方式去理解与看待课本中的数学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给予成功体验,建立学习信息
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作为数学教师,应当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喜悦,让学生在建立自信心的基礎上,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表现,渴望认可。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比如在学习有关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时,一些学生总是尝试寻找不同的证明方式。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以自己的参与,得到教师的肯定,能够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自主提高学习效率。
五、小结
综上所述,教师要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开拓个人教学思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用自己的创新行为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好的数学学习体验,才能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天空中快乐的翱翔,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聪睿,陈彩玲. 数学教师课堂情绪工作及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研究[J]. 教师 2014年11期
[2] 刘涛. 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感悟[J]. 课外语文 2014年10期
[3] 陈剑. 课堂错误 智慧应对——谈如何化解和对待课堂中的错误[J]. 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