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摘要:泛读是一种熟练活动,主要是解决对文章的综合理解问题。进行泛读训练时,首先应该从综合理解开始,然后再向详细理解过渡。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应该是综合理解性的。
关键词:泛读教学;缺位现象;应对策略
一、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发现每年学生在英语期中期末考试中,除了几位学生既能保证速度又能保证质量,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差不多临近考试结束时才匆匆完成英语卷子;有一小部分学生为了保证卷子的质量而忽略了速度,致使他们虽然做好了阅读理解却把大比分的作文丢弃了,得不偿失;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近几年的阅读理解难度增加而根本看不懂文章大意,导致只顾速度忽略了质量,同样不可取。这一现象表明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弱。针对这一现象,很多老师也颇为不解地说,我们天天做阅读理解啊。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阅读理解训练这方面的问題,而更多的是平时泛读教学缺位现象存在的问题。
二、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存在缺位现象的原因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讲道:“除教材之外,课外阅读量六级达到20万以上,七级要达到30万以上,八级要达到36万以上。”从这一要求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泛读教学的重要性。平时加强泛读教学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他们的知识面,扩大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为高考英语速度和质量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既然泛读教学如此重要,那为什么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会存在缺位现象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教师认识不到位,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教学管理部门监管缺失,学生课业负担重等方面原因同时存在。具体表现为:学校领导没有重视泛读科目;教师在处理精、泛读之间的关系及泛读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的管理部门不能提供政策上的引导与督促;学生忽视泛读学习,是因为疲劳地应付各种练习题、模拟题,而且课业的负担也很重。
第二,有的教师虽然也提倡课外阅读,同时也会布置相关任务(如概括中心思想或写篇心得体会),但由于布置的任务跟作文相似,批起来时间长任务繁重,并且手头要忙的作业太多,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特殊的情况。同时也缺乏有序的组织和有效的监督,所以久而久之即使布置也形同虚设。
第三,从学生角度讲,他们由于应付各科作业,背诵已经花很多时间,尽管对有些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感兴趣,但由于要完成很多作业而无法完成泛读任务。
三、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英国学者弗兰克斯·格雷利特(Francoise Grellet)认为:泛读是一种熟练活动,主要是解决对文章的综合理解问题。进行泛读训练时,首先应该从综合理解开始,然后再向详细理解过渡。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应该是综合理解性的。同时,设计阅读理解练习也应该是从对选文整体理解开始,而不是词汇或较具体的内容。 高中的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开展好泛读教学。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泛读训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立足于教材,上好每一堂整体教学课,充分把每个模块的Reading先整体教学,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同时扩充其他泛读材料进行有效的训练。
【案例】
如在教M6U4Reading“The UN——bringing everyone closer together”时,在学生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我们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这篇文章分成四段,同时请同学告知每一段的节数,并写上段落大意。接下来请学生回答两个体现概括性能力的问题,即:“Why does the author choose the title‘The UN——bringing everyone closer together? Can you find some examples from the text?”和“What does the author feel about being a Goodwill Ambassador and what is her attitude towards wars and conflicts in the world?”紧接着引出这篇文章的Reading strategy (understanding a speakers attitude),提问学生本文的作者的态度是favorable 还是unfavorable的,并且请学生们找出相关的句子和关键词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讲到这里我们趁热打铁,给出一些相关的高考题训练,如:Spring is coming, and it is time for those about to graduate to look for jobs. Competition is tough, so job seekers must carefully consider their personal choices. Whatever we are wearing, our family and friends may accept us, but the workplace may not. (2012陕西高考阅读理解D)
Q: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strange styles in the workplace may best be described as ___B___.
A. enthusiastic B. negative
C. positive D. sympathetic
如果每个单元的课文能这样结合的话,学生在阅读技巧上肯定会实现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有所突破。
第二,给学生们的阅读材料要是时代性的文章或者是能让学生看了一眼就能感兴趣的文章,也就是说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笔者认为尤其是高一时一定要选生词不超过2%的文章,最好是与课文类似的,或者平时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中做过的文章。用这种泛读材料一可以让学生产生近距离感,二可以巩固已学知识,三可以简单讲评,只要求学生归纳出中心思想或划出主题句即可。
第三,制定明确具体的泛读计划。泛读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渠道。只有通过系统的、严格的阅读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形成基本的阅读技能,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提升语感。笔者认为从高一开始每周就可开设一节泛读课。假如每节泛读课读3-4篇300-400 字的文章,按每学期18周计算,一学期可读70篇,高中三年累计可泛读300篇左右,其阅读量可达12万字左右,是中学六年教科书词汇总量的两倍。同时,泛读教学除了时间的安排要纳入计划外,我们也要规定教学指标,如对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等项目要做出具体的安排。
不管是从理论中还是从实践中来讲,泛读课其实是高中英语教学绝对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开设泛读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绝对可以执行的。笔者认为,只要教师意识到泛读教学缺位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新观念,认识到位,措施得力,通过在教学中增加泛读教学,加大英语语言输入量,持之以恒地不断进行泛读教学,必然会逐渐改变英语教学中长期形成的“耗时低效”状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