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杰
摘要:将问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当代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文章围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问题情境创设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中来,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感知力的提高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关注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与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从生活中攫取有效的教学资源,创造出问题情境,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也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最大化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小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枯燥性与专业性。利用生动与直观的生活事物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想象力的迸发,让学生将生活现象与信息技术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快速接受新知识,并能够有效掌握。合理运用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组织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与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对于当代高中学生来讲,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的必要工具。特别在计算机设备与网络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影响着当代高中学生的个人生活方式。网络,是对学生具有较强诱惑力的科学技术。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能够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便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网络运用问题,让学生产生信息技术学习欲望。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王者荣耀游戏十分火爆的今天,大家会利用计算机与手机去玩王者荣耀。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们发现有的计算机运行较快,有的计算机运行较慢,这是为什么呢?”利用这样的生活问题,营造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为了解决自己的游戏问题去探究计算机知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构成以及各个部件对其运行功能的影响。使学生掌握原本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调查与比较21世纪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现象。用这样生活化的问题促进学生反思生活现象,并从生活中获取学习资源,有助于生活与学习的有效结合,使问题情境更加真实。
二、促进合作,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问题情境更具有互動性。在高中阶段,学生参与每一个学科的学习都有明确的目的以及固定的学习方式。这主要受到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也受到学生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在大多数课堂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他们以个体为单位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促进学生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将个体学习行为转变成为群体学习行为,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力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共同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提高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舞台。比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了解图形图像的两种类型、区别、存储格式,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具有技术性,具有操作性,还具有审美性。结合这样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图片,并对图片的背景文字进行有效处理,使之能够表达出一定的信息或者传达积极的思想。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结组,每一个小组都要利用所学信息技术有效处理图片,小组之间要进行比拼。因此,在小组内,学生具有合作关系,在小组间,学生具有竞争关系。这样的问题解决方式,能够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三、多学科整合,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阶段,学生会学习多个学科,无论是数学、语文、英语、政治、生物、地理、化学,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组织有效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利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营造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让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局面得以转变。
比如在学习有关于Excel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的内容,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解决数学学习难题。并利用数学知识给学生布置信息技术课堂中要解决的问题。统计分析,是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利用Excel表格,引导学生整理统计信息,如近十年来各行业产值信息,自动生成多种类型的图表去分析,去比较。学生不仅需要了解Excel表格的使用方式以及统计案例与具体信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表达方法,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问题的解决去验证数学知识的科学性,这样的教学活动具有跨学科性。除此之外,在学习Word文档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其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熟悉的课文作为信息技术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文章做排版练习,会让问题情境更有亲切性,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积极参与。
小结
综上所述,在落实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结合有效的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用问题带动学生,激发学生,促进学生成为课堂中知识的探究者以及体系的建构者,才能落实全新的教育思想,使学生转变个人学习角色与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先前. 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J]. 中国数学教育. 2017(23)
[2] 沈春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探究[J]. 中小学电教. 2016(04)
[3] 杨腾.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J]. 学园. 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