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事业一直都是我国战略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更是应该从小学教学抓起,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不仅仅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们掌握好课本上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培养必备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励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还可以帮助其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本文结合小学教师的教学特点和經验,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建议,旨在帮助小学生真正的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兴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机械化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的模式。对于刚刚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展现自己的教学本领,带领学生掌握必要的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运用合适的激励教育方式,增强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将激励教育铭记于心
激励教育的实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准备和摸索,循序渐进,逐渐形成自己一套激励教学方式。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很多教师也会呼吁激励教育的实施,但是实际上课堂上还是会经常出现学生没有正确回答老师所提问题时遭受老师批评的状况,更有甚者会用责骂的口吻,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从内心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子上,或者更深一步的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其次许多教师没有掌握正确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循序渐进,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内心上的沟通与交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分享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喜怒哀乐,让激励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习惯,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
二、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古代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是在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和谐、愉悦的环境可以让人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小学生而言,环境更是尤为重要。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利用视觉激励法,教师可以在教师的黑板上书写一些关于激励的标语,并向学生解释其内涵,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无心学习的时候进行自我激励,激发其学习的斗志。其次,由于小学生处于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年龄段,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绘画课,让学生根据一篇故事或者一篇短文绘画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位和蔼亲切的老师远比一位严厉的老师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扮演一位朋友的角色,而不是扮演一位严师。这就需要教师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站在与学生平等甚至以学生为主的角度与学生不断地进行互动、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会从心底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其学习的自信心一般也比较差,因此教师应该着重注意对这些学生的激励,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使学生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向老师说明其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对症下药;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除了鼓励其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之外,也要对其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其出现骄傲自大的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一步,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自己的最大能量发挥出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行及时的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实施激励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的初级阶段,其性格活泼可爱,天生具有好动以及较强的好奇心等特点,因此其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例如做一些小动作或者与同班的同学聊天等。因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到小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结合语文的具体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竞争的方式,将班上的同学根据优势互补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结合课堂上的语文知识或者课外的拓展举行一场知识竞赛等;或者让小学生比赛默写生词等,并购买一些糖果或者文具作为小奖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语
对于不同的教师其实可以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教师都应该注意一点,激励教育是具有差异性的,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采取相同的激励措施。学生由于其学习能力和个人性格差异的原因,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不同教学方式的适应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激励教学的过程中要因人而异。例如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对于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其比较善于人际交流,比较注重和他人的沟通,因此教师在实施激励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与其直接进行沟通的方式,直接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其选择更高的学习目标等,而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应该更多的对其采取侧面激励的方式,例如对其进行心理暗示或者经常对其说一些类似“老师相信你”、“你可以做的更好的”话表示对其进行激励,鼓励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其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才可以帮助不同的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语文的教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对我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应该保证自己具有饱满的教学热情,不能具有丝毫的怠慢。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热情传递给学生,使得师生之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让教师更好地激励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师生共同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会.对小学语文激励教学法运用的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 (12) :9
[2]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牛宝勤.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3 (2) :106-107
[4]邹俞珍.小议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 (3) :11
作者简介:沙喜臣,1971.06.10,汉,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小教一级,大专,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