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木林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影响着学生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开展;策略;方式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备课时,按照教案进行抄袭,不仔细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度挖掘与理解。结果一节课下来,如果问他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经常是说不出来的。
(二)缺乏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形式单一,更多是对课本内容的单纯教授,缺乏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正确引导;第二,迫于升学和考试的压力,学生将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当作了唯一目标,而对自身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第三,阅读对于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但语文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则并不看重,从而导致其不喜欢阅读,进而阻碍了其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潜力难以被充分的挖掘出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将课堂教学活动看作是单纯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對于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则相对忽视。小学生本身的知识学习就相对被动,在学习方法上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无疑将影响着其对课堂内容知识的吸收。
(四)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是一味的做笔记或听讲,整个人的思维并没有能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上,很大一部分学生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被动听课、难以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地思考和踊跃的发言,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不佳配合,从而造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现象的普遍存在。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类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三、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就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现在,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使学生重新寻找并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要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智明,《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魅力》,《成长之路》,2013年17期,
[2]杨绍清,《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考试周刊》,2010年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