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
摘要:班主任作用发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引导作用也同样是权利因素中的重点。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在道德、智力和社会方面初步形成的时期,是他们内心世界产生兴趣、开始认识别人和自己内心,并萌发自主意识的时期。这一方面为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给班主任提出了重要任务——引导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认识自己,并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使自己变得更高尚。坚持走民主管理化的道路,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是小主人,自觉主动地为班集体做事;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理性思考,不断提高素质,在活动中弘扬主体性。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权利因素的作用
初中班主任想要较好地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首先要发挥其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因素作用,权利因素主要包括班主任的组织作用、引导作用、培养作用和协调沟通作用。
(一)班主任的组织作用
班主任发挥权利因素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其组织作用,而发挥组织作用的关键是组织好班委会。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纽带,也是班级活动的支持者和参加者,其在班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的另一主导作用是做好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工作。
(二)班主任的引導作用
对初中生的引导,使其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很重要,但是,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培养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由于初中生年纪还小,成长经验还不够,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要竭尽所能,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掌握成长和生存的技能。
二、班主任非权力因素的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好权利因素的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非权利因素的作用,即班主任要通过自身的品格、能力、情感去影响学生。
(一)班主任高尚品格的感化作用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作为一名班主任,其品格、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则更高。当今的初中生和以前相比,思维更加活跃、模仿性更强,班主任与学生们的接触,要比一般教师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多,他的示范性也大得多。如果班主任只是依靠其自身的权利去管理班级,而自己的品格却很低劣,不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很难想象其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班主任出众能力的激发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除了要具备高尚的品格,还要具备出众的能力。班主任的工作不能固守陈规,必须要有新思维、新内容、新举措、新方法,因势利导,以激发初中生蓬勃向上、好好学习的热情,凝结班级强大的向心力。同时,班主任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善于把握班级发展的动向,拟定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坚决贯彻和实施,严格监督和检查,及时反馈和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沿着正常发展的轨道顺利前进。因此,班主任要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
三、家校联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
(一)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来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发生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有特色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来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加显著和突出。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所裨益的,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这一举措尤为必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按心理学的规律去学习,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解答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对学生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班级,是初中生学习发展、走向美好未来的基础。班级管理的优劣,成绩好坏,与班主任的工作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将班级管理好,必须发挥好其班级管理的各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