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8-06 11:09:40高景秀
魅力中国 2015年32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初中数学教学

高景秀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生活中各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着重掌握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不但能适应社会各领域的需求,而且在岗位上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既是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教学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数学公式、定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密切相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越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越高。如何判定学生综合素养的高低,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才能为学生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新课标下,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门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所以,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和学习能力都处于极佳的时期,要利用好这一黄金时期,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随着社会不断变革,更需要学生以灵活的思维面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因此更加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现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面临的困难

(一)初中数学教师综合执教能力不高

近几年,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扶植力度不断加大,大量的师范教育类高效毕业生开始进入初中进行教学,但是,就目前的教师队伍整体实力来说,原有教师教育程度不高,人数偏多,在初中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处于低水平阶段;现有的高学历教师人数整体占比不高,再加上物质条件和薪资待遇较差,一些资质较好的教师也有部分离开,这些都是导致初中数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

(二)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不及时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没有定型,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敏感。所以,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还要多加关心学生的成长环境,而这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学校,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比较多,但在下课后或者假期,则是主要跟父母接触和在一起,父母可以说是学生的启蒙老师,所以教师和家长之间要注重相互沟通。虽然很多学校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会定期举办家长会,但是每年甚至多年一次的家长会由于在时效性上严重不足,因此效果也不甚好。教师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渠道缺乏多样化和有效性。

(三)教学资源的欠缺,导致教学形式单一

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学设施的配备和教学环境的建设有所帮助,但是,也仅仅是基础性的建设,是无法满足多样性的教学要求的。所以,教学资源欠缺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然而,没有十足的教学资源,数学教学的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得以实施,教学资源的欠缺,直接就导致了教学形式的单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具体教学措施

(一)教师需从自身出发,提升自己综合能力

在教学的外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从自身着手了,向内寻求力量。针对现有的条件,教师就要通过从书本中学习新的知识并加以实践运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自身的积累足够强大,才能更好地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用发散的思维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看待事物。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增强与学校负责人和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沟通,寻求合适的沟通方法,拓展多方面的沟通渠道,保证沟通的时效性,最终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关心学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相信教师,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中积极思考数学问题,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初中的数学应用题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解题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当学生碰到困难时,第一反应的回避难题,产生畏难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调控好应用题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难题的信心,采用生动的讲解方式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适当地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出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桌子上有一堆糖果,总数不足50颗,把这对糖果放入几个小碗中,若在所有的小碗中中分别放6颗糖果,则会多出1颗糖果没有小碗可以放;如果调整一下每个小碗中放7颗糖果,就会多出一个小碗没有糖果可以放,而且有一个小碗中糖果的数量少于4颗。此时问同学们有几个小碗,有多少颗糖果。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来解答,同时告诉学生这道题不止一种解法。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指导,如提示学生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答问题。对于已经解答完毕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解答流程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路和推理过程,加強增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激励学生思考,锻炼学生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中极为重要的是所谓思维的志向水平,即思维的兴趣、动机、意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获得思维成就带来的欢乐。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是,不应死板讲解概念和理论,而是要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相似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留有学生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创设思维的条件,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找出正确的方法,这比教师直接或提前告诉他们将更为有效。同时这样做也使学生懂得,任何一件事情成功的背后都包含着探索思考的艰辛,从而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邱春霖. 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5):131-131

[2] 马毅伽. 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 中外交流, 2017(39)

[3] 张坤. 浅谈对中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速读旬刊, 2015(5)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5:32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25:11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57:30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