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2015-08-06 11:09:40张桂梅
魅力中国 2015年32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兴趣小学数学

张桂梅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学生学习的信息渠道多了,知识面越来越广,知识点较零碎,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减弱,小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只是蜻蜓点水,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很不牢固,小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了“危机”。而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对小学生计算能力重要性、小学生计运算能力培养等方面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兴趣

一、创境激趣,让学生乐于计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创编一些卡通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导课时,教师出示56.8和568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老师利用磁性黑板演示童话故事情节:由于568大,平时很神气,经常欺负比它小的56.8。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很生气,就趁568睡觉时,小数点就悄悄地从8的右下角跑到5的右下角。同学们,你们说,第二天,568(5.68)还会神气吗?可见,小数点的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变化。如此导课,把知识融入于童话形式之中,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觉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地开展。讲有趣的故事,激活了兴趣。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可采用情境激趣、语言激发、谜语故事激发等。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次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

二、培养习惯 ,让学生愿意计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学生要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题目算完便了事,没有验算。因此出现了同样性质的题目,有时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要保证。

计算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

(一)规范书写

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二)清晰审题

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 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认真计算

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作完题后,再一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

(四)仔细验算

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至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觉厌烦和抵触情绪。

(五)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随便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和作业本一样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我定期检查落实,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三、合理训练,让学生准确计算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必须加强练习,练习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典型性。

(一)基础计算要过关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如果基础都不熟练,计算起来肯定错误百出,速度也会很慢。

(二)口算练习要加强

口算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基本口算的熟练程度制约着笔算能力的高低。“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这是一个科学结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条规律,所以小学计算教学应特别重视基本口算的训练。所以我在教学中一直坚持用“天天一算”、“课前听算”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效果很好。

(三)计算方法要灵活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题前要仔细观察能否用简便算法,能简单的一定要简单,不管题中是否要求,对于优秀的学生应当表扬,鼓励学生在算法上创新,不一定按书本上的算法。这样也使学生成了细观察、勤动脑、灵活运用了算法的好习惯。

(四)强化训练要适当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的特点,教师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学生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地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针对小学生一见难题、简算题就产生畏难情绪的特点,我采取“每日一题”、“难题找家”、“谁是常胜将军”、“我的解法最奇特—— 一题多解”的方法鼓励学生在竞争中征服难题,战胜困难,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上述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统计图,记录自己的成绩;每组设计一个统计图,记录本组成绩,定期评比,定期表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神。

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定义,运算法则等知识,如果用编儿歌、顺口溜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并灵活运用,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用“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入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十的朋友全记牢”的儿歌进行记忆,效果非常好。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各點虽不全面,但相信只要能认真落实以上各点,必将能为我们的计算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兴趣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2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2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2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