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国有各国的文化,从建立之初发展到如今,都呈现出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在世界范围内,文化方面已出现多足鼎立的状况。各国对文化的关注不再停留在文化带来的影响上,更多的是想办法去促进多种文化间的融合。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在全球广泛运用,英语的学习中必然包含着英语文化的学习。目前,在我国英语学习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对于英语文化的认同成为社会讨论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文化认同概念、英语文化认同危机以及加强汉语文化认同这三个方面出发,再结合存在的英语文化危机提出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英语文化;认同危机;解决对策
一、文化认同概念
文化认同是一种内化行为,是一种特定个体或者群体在学习目标语时,将目标语具备的文化观念和方式等内化,并利用这种文化标准对自身所接触和学习的事物和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的过程。文化认同在个体或群体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语言中蕴含的文化世界观,对于语言学习者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归属感和自身原有的文化身份具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个体母语形成的过程伴随着母语文化认同的形成,而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语言当中的文化,这时就会形成第二语言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和母语文化认同相互影响。相关研究表明,跨文化的语言学习者更加容易在原有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上出现冲突和矛盾,并且原有的文化会出现被整合的趋势。
二、文化认同危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使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也迫使英语根据所使用的语言和社会环境进行一定的变化。但是,在英语的使用中,其包含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使用者本身的母语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影响,甚至让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和政治上丧失本身的语言,丧失本民族的文化和身份。在我国,英语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入侵”,导致不少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开始出现“文化失语症”,即表达本国文化的能力下降或者是缺乏,英语文化认同的危机开始出现。
(一)总体影响
英语学习中,对英语文化认同有两种类型,一是“生产型”目的语文化认同,另一种是“削减型”文化认同。这两种文化认同中,影响严重并且让我们担忧的是后者,这种文化认同不仅会削弱母语和母语文化,严重的会取代母语文化。“削减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自身的母语和文化认同被学习的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而“生产型”则相反。从学者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语文化认同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愿意接受以英语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通过一些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认同变化的研究来看,英语学习者在英语文化认同上,大部分属于“削减型”,并且随着对英语学习的程度加深,其文化的认同会变得更加复杂,母语和英语的文化认同出现更大的矛盾。
(二)普及影响
英语普及水平对英语文化认同起决定作用,普及程度越高,文化认同的变化越明显。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英语学习中,水平越高的学生,其出现的英语文化认同变化越显著。在学者不断地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文化认同成正相关,即水平越高认同变化越大。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由于教育水平的不发达,英语学习不普及,英语学习时间短,通过对这一部分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少数民族更加能够保存自身的母语文化认同,认同本身的文化身份。由此可见,英语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是普及英语的程度和学习时间,英语文化危机更加容易出现在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身上。
三、应对危机策略
(一)弱化英语学习地位
英语是我国教育中的重点科目,学生小学开始就接触英语学习,这种情况必然会给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的发生以机会。一个国家对于自身文化的重视程度具有战略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对自身文化的重视程度,通过一系列举措解决英语文化认同危机,为本土文化发展提供动力。对此,国家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需要出台相应政策,降低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减少英语在教学中的比重,适当地增加汉语教育的比重和深度,以这种方式弱化英语文化带来的影响力。另外,重新定义英语的作用,它应该是一种与其他国家沟通的实用性技能,学习英语只是为了更好的与其他国家交流,这样定能够减轻英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另外,还需要在保证专业人士进行英语学习的前提下,将大学的英语学习设置为一门自选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减少对英语的重视程度,避免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的影响加重。
(二)加强我国文化學习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各国之间联系加强,英语作为普及语言,在我国教育中成为重点课程,随之而来的是英语文化的盛行,进而造成英语文化认同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我国应该加强自身文化元素的学习,大力突现本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让传统文化在国际上能够和英语文化抗衡。例如国际上最近异军突起的孔子学院教育机构,让英语学习者意识到我国本土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减轻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的盲目认同,同时也可以扩大我国汉语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途径,让世界听到除英语文化外的另一种文化声响。此外,还可以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汉语文化的教育力度,比如设立基础的书法课程、传统技艺课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同时举办各种书法比赛,鼓励社会上开办的书法协会,利用这种方式加深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者和国民心中的地位。在教育考试中,要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加强国学教育,增强汉语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中国文化认同
针对目前我国出现的英语文化认同危机,除了弱化英语学习的地位和提升汉语文化的国际地位,我们还可以从汉语文化认同方面出发,加深英语学习者对汉语文化的认同感,以此应对英语学习削弱汉语文化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加强汉语文化认同。
(一)文化对比法
大学中的英语教学需要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安排汉语文化内容,找出中西文化差异,在教学中进行两种文化的对比。在英语教学中,根据课文所体现的文化话题,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找到他们的异同,这种方式不仅利于英语的学习,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的理解,避免单一的英语文化学习,削弱汉语文化的认同。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进行中西文化对比,使学生理解交际行为背后隐含的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此外,还要教会学生用汉语文化的眼光看待英语文化,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合理性。利用汉语眼光去了解英语文化,在吸收英语文化的同时也达到了理解汉语文化的目的。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学习利用英语表达我国文化的方法,提升学生利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避免英语学习中英语文化认同危机。
(二)翻译法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要探究英语文化,利用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英语专业中,需要训练学生的翻译技能。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技巧传授给学生,在遇见不知道英文说法的情况下,利用意译、音译等方法,传达中国文化的特色。中国文化和翻译教学的合理安排,能够使学生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要利用英语传播自身传统文化,同时也要认同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在国际交流中传播汉语文化。
(三)值日报告法
英语学习中,《综合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比较重视这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做英语报告是老师教学的内容之一。利用有创意的值日报告,不仅让学生学习到英语知识,同时要要求报告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会对报告的中国文化内容进行了解,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利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达到在世界传播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目的,还可以提升英语学习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避免单一的英语文化渗透,导致英语文化认同的不断发展,出现汉语文化认同削弱的情况。
(四)综合实戏法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通过各种综合课外活动,加强汉语文化认同是最佳的方法,但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时间有限,这时就需要英语教师发挥作用,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汉语文化信息。为了更好地在英语学习中渗透汉语文化,要利用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通过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和学者进行系统的中西文化课程教育。在授课过程中,融合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者不單一接受英语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介绍汉语文化的英文作品,引导学生观看介绍汉语文化的英文电影,例如《推手》《饮食男女》等,鼓励学生参与以汉语文化为主题的英语竞赛,戏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加深汉语文化的认同,避免英语文化认同危机。
对于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我们应该正视,并且根据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产生的问题来寻找缓解两种文化矛盾的措施,促进两种文化的交融,达到两种文化的共同进步。在多元化的今天,文化间的制约和影响是不存在的,只有重视自身汉语文化的推行,利用一系列措施加强英语学习者对汉语文化的学习,才能避免英语文化认同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够达到振兴汉语文化的目的。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沟通的范围逐渐扩大,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在我国的教学中成为主要语言课程,由此而来的是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削弱了英语学习者的汉语文化认同,为此,我们不仅要削弱英语学习的地位,还需要加强英语学习者对汉语文化的认同。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加深汉语文化在英语学习者心中的地位,利用英语学习者的汉语文化认同,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提高我国文化在世界各国文化中地位。
参考文献:
[1]罗茜.浅谈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及对策[J].读与学(教育教学刊).2015(02)
作者简介:孙保强,男,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英语教师,高校讲师,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