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艳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打好语文基础,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打基础的关键在于成功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习惯;积累;能力
俗话说:“胸无点滴墨,怎能下成文”。积累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积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积累,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老师应该从积累的内容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培养习惯。
一、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好词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出一些好词语,使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词语,加强他们词语的敏感性。具体做法是:
(一)在教学生字时,结合生字拓展成语
比如在古诗《寻隐者不遇》一课中,教学“遇”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学会百年不遇,不期而遇、怀才不遇,知遇之恩等词语;学习汉字家园人体器官的字时,让学生查找表示人体器官的成语;课文中有描写天气的词语,我就让学生积累写晴天的、雨天的、雪天的词语。结合教学内容,就能很自然地把学生导向积累,使他们知道该积累什么。
(二)教学课文时,应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帮助学生积累好句
在对文本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积累,具体考察学生在文学常识、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引导他们做有针对性地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将得到相应地提高。选择文本中优美的词、句、段,指导学生背诵,让学生把知识储存在记忆里,训练记忆力。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文情并茂的范文,文中的优美词句,可运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训练中积累。
1.语言扩展法
利用一定的句式,让学生以课文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增补句子的成份,使句子变得生动、具体,内涵更为丰富。如教学《小小的山村》,为了让学生明白作者运用了哪些优美词句写出小山村美的,我设计填空练习,让学生领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2.比较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理解词句,无疑是帮助学生准确用词的好方法。《秋天的味道》中有这么一句:“这串葡萄只有五粒,每粒都硕大无比,闪着鲜艳的紫红色。我把修饰词去掉,让学生体会准确用词。这一练习,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达到了巩固和灵活运用词语的目的。
3.结合优秀诗文,加强积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丹麦语言学家斯培森曾经说过:“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点诗文佳作,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好一定的铺垫,尤其是对于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种很好的补偿。
二、激发兴趣,扩大积累领域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养。” 语言的积累不光凭借书本,依靠课堂,还应延伸到课外,取材于生活。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写,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写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
(一)激发课外积累兴趣
爱读是多读的必要前提,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从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能进行课外阅读。教师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大都爱听故事,设法唤醒学生主动积累的意识。我们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大都处于被动状态。85%以上的同学大都忙于应付老师布置的各种书面作业,不少同学把作业当作负担,无任何主动性可言,课外阅读积累更是如此。为此,我首先尝试着时刻关注学生阅读动机的生成。例如,学生特别喜欢丑小鸭的形象,我就借机给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书。使学生一时迷上了类似风格的文学作品,激起了主动积累的强烈愿望。
当然,个别时候还可以使些雕虫小技,比如故意给学生讲一些书中的精彩片段,但到关键处却戛然而止,吊吊胃口。那他们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拓展积累空间,创造积累的大环境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积累好词好句。还应该给学生留出积累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室里共阅读,在班级里创造一个积累的大环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语言积累不强,词汇不丰富,对于词语的感觉也就相对迟钝,往往是囫囵吞枣,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教给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摘记法: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好的词语、句子、片段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摘录下来。
2.剪贴法:剪剪帖帖,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帖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插图,这样,学生在读读、剪剪、帖帖、画画中获取了知识,积累了语言。
3.笔记法:在阅读过程中,写一些读书笔记,即感知内容,又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见解,不但积累了语言,在写的过程中也运用了语言。
(三)多样展示,鼓励积累
定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展示会,展示同学们时间积累的成果,并进行多样的鼓励,同学们的读书兴趣提高了,课外阅读量也扩大了。
总而言之,苏轼有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个个成为“饱学之士”应该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追求。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索,寻找适合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灵活运用语文知识,使他们语文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麗.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的实施策略《考试周刊》,2014(85):34-34
[2]孙满玉.“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的研究,2016(16):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