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芳
摘要: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初中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懵懂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想去探索自己所不了解的世界,但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使得他们在探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在他们成长的这个阶段,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列宁也曾说过:“如果没有人类的情感,那么过去、现在、将来都永远不能寻到人类的真理,人类的情感是寻求人类真理的强大动力。很难设想,一个感情冷漠者能为社会利益、为真理无私地奉献。”目前教育的缺陷、社会的需求,非常清晰地指明了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情感教育势在必行。
作为课堂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承载着不可推卸的重任。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注重选取我们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意蕴的人文作品。可以说,一本好的语文教材集文学、思想、艺术等方面于一体,是学生进步的精神食粮。语文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人的品性,拨动着人的心弦。因此,在多种的思想渗透、对比、鉴别中,特别是在老师的正确评判引导中,语文课能够更好地培养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价值观、创新精神以及实际处事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能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字、词、句到段、篇、章,从字母、拼音到汉字、文学,是语文教学把我们一步步引向知识的殿堂,使我们一步步掌握科学知识,了解大千世界,认识社会人生。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充满深情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朗诵演说的热情;语文老师工整漂亮的板书,让学生对书写充满神奇的向往;语文老师广博的学识让学生对阅读充满了无限兴趣。在这样一个随时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中,语文老师的精心浇灌、温情呵护,让学生像吸饱了阳光雨露的花朵一样,看到了世界的一切美好、善良、坚强、勇敢,能够正确地认识生活和社会。
二、体验道德情感,促进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只是體现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从教师对学生日常周记的批改中,也可以发现其德育教育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时会感到“心安理得、无限欣慰”,有时会感到“自责悔恨、惭愧不安”,对别人的行为有时会感到“钦慕赞赏”,有时则感到“厌恶愤慨”,这都是道德情感的体现,而这种体现又常显示于学生的周记中。周记成为一种自我倾吐活动的形式,他们在周记里透露出自己的内心秘密,并进行自我分析,表达提高自我修养的愿望和要求,于是周记便成为学生思想认识的“反光镜”和情绪变化的“晴雨表”。据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三、关注身心成长,增进师生情谊
周记,对于中学生来讲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自我世界,它记录着自己身心成长的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不管高兴悲伤、得意失落,总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情真意切。教师可以从这五光十色的窗口中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倾听学生心灵的呼唤。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根据中学生求学情感倾向性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周记教学时,要真正做到投入时间和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联结情谊的桥梁,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当一个学生敢于把自己的心里话倾诉给语文老师时,那么,他对语文的学习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激情。小周记,大文章。周记正是以它在语文学科里所具有的情感功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并将有助于把作文教学以及整个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四、感悟爱、珍惜爱,在爱的教育中完善自我品德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其间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传统的民族文化精华,当代的民族文化精粹,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对这些优秀的文学名篇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在语言文字中接受心灵的洗礼。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在无数读者的心中荡起了父爱的涟漪,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特级教师高润华老师在讲授父亲翻越栅栏的情景时,特意用双手扳住黑板,做出非常吃力的样子,联想起臃肿、胖胖的父亲,看到这种情形,还有哪个学生不为之感动呢?“父爱如山”在这篇课文中不就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吗?在语文课堂上,正是这样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会了要做一个充满爱的品德高尚的人。
五、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透过老师精辟独到的分析,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学生懂得了善良、宽容、理解。通过丰富多彩、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例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演讲、课外实践等,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如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优美的诗文、动人的小说、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为刚刚迈入中学大门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精彩的文学之门。随后的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则为他们培养合作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资料,搜集图片,筛选材料,绘画水平高的同学为手抄报配上精美的插图,幽默搞笑的同学找来了令人捧腹的笑话,擅长写作的同学贡献出杰作,书法漂亮的同学负责书写,于是在不断地讨论甚至争吵中,他们的劳动成果——手抄报新鲜出炉了。小组之间互相展示交流,互评优劣,当这些成果粘贴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整个年级的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了大家的劳动结晶,此时创办手抄报的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也更加友好和睦,为今后的学习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