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训练刍议

2015-08-06 11:09:40沈莉
魅力中国 2015年32期
关键词:作文探究学生

沈莉

摘要: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充实他们的语言仓库,提高语言素养,增强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学生;作文;探究

如果把小学生作文视为“米”的话,那么如何能使小学生把“无米之炊”“有米难炊”,变为“有米之炊”炊得香呢?

一、积累词汇,积累素材

首先,要让学生积累“米”,只有有“米”了,才能谈到炊。我认为作文的内容即为“米”,方法即为“炊”。如何让学生积累“米”呢?

(一)多读、多记、多背

“多读”为多读书。语言表达的贫乏几乎成了学生作文最大的困难。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充实他们的语言仓库,提高语言素养,增强遣词造句的能力。著名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使用词语一万六七千,没有那么多词,恐怕他也难以写出闻名世界的不朽之著。有的老师会问,学生不爱读书怎么办?可在班级开展“读书日”活动,一周一节,让学生谈谈自己读的好书。这样会在班级掀起读书热潮。“多记”为多记书中的佳句名段,向古今中外文章中的“语言作品”学习语言。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随时把看到的好的词、句、段写下来。“多背”,就是把记下的佳句名段背下来,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够熟练应用。背是很重要的,光写在本子上不行,应该让它印在脑子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说这个道理。

(二)作有心人、积累素材

要学生留心和仔细观察周围事物,作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竭”(叶圣陶语)这句哲语,生动地论证了生活和文章的关系。多记日记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可随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在本上。日记篇幅可长可短。有的老师规定日记的字数,这是错误的做法。只要学生能把体验生活的感受写清楚,写明白就行。学生读了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学生无不惊奇爬山虎原来是长脚的,还会一脚一脚地向上爬。这些也无不是来源生活。是的,让学生作一个有心人,积累素材,使自己拥有的“米”越积越高。

二、教之以法,循循善诱

学生有“米”了,如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有米难炊”呢?如何把米炊得香喷喷呢?

有人会说,当然是炊之有法,这话不假。现在就讲讲教学生如何“炊”。

(一)出好题目,开拓视野

俗话说得好:“好题一半文”。这充分说明,好的题目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思维,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好的题目与文章珠联璧合,相映成辉,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相反,如果题假、大、空就会使学生感到“老虎吃天——难以下口”

因此,老师要在相同的题村下,多视角地思考,设计新鲜生动的题目。如:第七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是“回忆一下暑假生活,从中选择一件有趣的事”。这个题目要求所选材料必须是胡趣的。如果老师引导得法,可命如下题目:《这次我玩得真开心》、《一次难忘的暑假之旅》、《钓鱼》、《笑开怀》……这样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作文也就生动多了。如果是自命题作文,也要让学生根据要求拟一些生动、醒目、让人一见难忘的题目。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一旦我们的作文课使学生产生兴趣,就会激发他们对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联系学生亲身经历和生活,使学生在写作中正同说话一样,“心中所积蓄,不吐不快”。因此,我采用“组织活动”的方法,展现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喜欢参加活动,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把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有了深刻体会再让学生写参加过的活动,这样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如,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处秋天的景色,然后抓住特點来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郊外的田野去看一看,感受一下秋天赋予大自然的美景。同学们看完以后,真正写出美丽,迷人的秋色。

2.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我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生活,使学生“耳悦”,“心悦”,写作兴趣盎然。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他们心头涌起对妈妈感激之情,对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怀自己,增强了理解,笔下妈妈写得形象丰富感人。

3.画面再现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电教媒体,既可以把学生引人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又可以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从而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更加密切,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佳作欣赏,体验成功喜悦

人总是有自尊心的,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自己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作文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人都体验成功的喜悦。每周我都利用一次自习时间专辟“佳作欣赏”内容,请本周日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小作者谈体会,同学讨论,找出闪光点加以赏析。开展这一活动时,我很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大多数学生都有赏析的机会,这样一来,班上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们踌躇满志,信心倍增,一个学期下来,班级总体写作水平大大提高了。临近期末时,我又编印了“班级优秀作文日记选”,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有“发表”的机会。学生们把这书称为我们自己出的“书”。从写作,打印到编排,封面设计,装订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我们坚持每学期出一本书,期末作为礼物送给爸爸妈妈,让父母亲友们与学生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当学生手捧着这本有自己作品的“书”的时候,欢欣鼓舞的情景不言而喻。

“有米之炊”炊得香,香得远。

猜你喜欢
作文探究学生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赶不走的学生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