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摘要:结合民办高校办学特色与俄语学科特点,分析当前民办高校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以期助益于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转型式升级,提高俄语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俄语;精品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177-02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工作部分,旨在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与人才优势,组织建设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广泛传播当前国内外科技文化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研究成果,展示我国高校卓越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出色的教学能力以及丰硕的教学成果。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精品课程的进一步升级与完善,受众群体在高校师生的基础上增添了广泛的社会学习者,因此,对课程平台的共享性、稳定性、流畅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1]。目的是为高校师生以及大众学习者提供开放的、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源。高等院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体,民办高校更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重要协作单位。
俄语教学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密切,俄语作为交流沟通的媒介,是架起中俄两国长期友好稳定关系的重要桥梁。因此,高质量俄语人才培养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俄语精品共享课程的建立,放宽了对俄语学习者的限制,由以高校师生为服务主体的单一模式向更多社会学习者的多元开放模式转变,这样拓宽了俄语学习渠道,有利于俄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服务主体以及建立目标,结合俄语学科特点总结出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应具备以下两点基本要求。
(一)课程资源具有精品性
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由名师讲名课,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带头人主持团队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内容,要求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综合应用等,课程内容完整全面,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结合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增加补充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应能灵活运用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同类课程中具有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2]。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听说环节,提高学生俄语实践应用能力。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保证由俄语语言功底扎实、语音面貌良好、言语能力出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卓越俄语教师来进行俄语经典课程的讲授,保证讲授的内容完整全面、科学准确,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的全程录制,保证录制视频画面清楚,声音清晰。
(二)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
精品资源共享课要完整、系统,适合网上公开传播。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源要进行分类整理,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要分开,进行规范化、格式化的整合,满足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要求。课程教学资源包含基本资源里的教案、视频等素材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完整系统。各类素材需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在技术上,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强化互动交流,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共享服务[3]。因此,在保证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质量同时,也应注意网站的建立与维护。保证资源网站长期的开放性、适用性与稳定性。
二、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开发出了一定数量的优质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阻碍了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正常有序发展。
(一)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共享课程重建设,轻维护
很多高校积极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申报工作。但实际中却出现了申报成功后不重视后续维护与推广工作的情况。民办高校由于教育部门监管不到位以及人力与物力资源不足,更容易造成“重建设、轻维护”的情况。平台上的一些课程不能与当前俄语课程同步更新。在日常的教学中并未充分发挥课程平台的作用,没有做到可持续发展。
2教学资源类型单一,课程资源内容陈旧
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中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造成使用现代化录播手段推送教学共享资源的能力不足。课程平台上的资源一般以教学大纲、ppt、教学录像为主,缺少其他类型的教学资源。造成教学资源类型单一的境况。当今的俄语教学正处于较大的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时期,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俄语人才,因此,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然而,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仍然处于单纯根据教学大纲,模式化地进行课程设置与课程讲授的阶段,滞后于时代对俄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3高水平俄语师资匮乏,教学能力良莠不齐
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保证由高水平俄语教师进行典型性、前沿性、热点性的俄语课程讲授。但在一些民办高校的课程平台建设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影响了精品课程讲授质量,阻碍了课程平台建设的健康发展。一些高校虽然俄语师资较为充足,但团队中的俄语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培训,教学手法存在差异,教学能力良莠不齐,一些资历深的俄语教师仍然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模式化地进行俄语教学,其陈旧的教学手法与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前俄语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
(二)提高民办高校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质量的建议
1注重课程资源的更新与推广
民办高校要积极进行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申报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对申报单位严格规范。对于申报成功的民办院校在具体的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行为要经常督查,发现开发建设不力的情形要及时提出批评,督促按照精品课程开发的时间进度表高效完成精品课程建设工作[4]。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不仅要求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还要求具有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要根据课程变化、社会需求和民办高校转型期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不断丰富与更新课程内容。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后期的维护与推广是保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因此,教育部有关部门要对后期运行维护方面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经常性监督检查。这样才能够保证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健康有序地运行发展。
2丰富教学资源类型,创新课程资源内容
创新是以新思想、新发明为特征的一种不断超越、不断完善的过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创新主要是指更新和转变。民办高校重点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立足于俄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应关注时代热点,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对俄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课程内容融入当前俄语专业最前沿、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对以往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有选择的继承与发展;只有丰富俄语教学资源类型,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理念,才能使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健康稳定地可持续性发展。
3拓宽共享渠道,进一步开放共享平台
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立的初衷是为高校俄语师生以及广大的俄语学习爱好者提供一个便捷的、开放的、公益的共享平台,促进俄语共同学习机制的良性循环。因此,要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资源共享就必须拓宽共享渠道。国家财政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资金支持,减轻民办高校在共享课程建设中的财政压力;实行免费听课的共享模式;建立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监督平台,让更多一线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等。
4壮大团队俄语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团队师资力量不足、俄语教师教学能力良莠不齐成为制约民办高校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壮大团队俄语师资队伍,吸纳更多高质量优秀俄语教师,对团队教师进行统一的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升团队整体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完善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引进校内外高素质的俄语教育人才参与精品课程的研发建设。
本文通过对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的分析与总结,结合民办高校办学特色以及俄语学科特点,深入挖掘当前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结合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对俄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真正推动高校俄语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2012.
[2]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
[3]白菲,谭豫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2).
[4]吴刘旋.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思考与建议[J].外语翻译,2015,(305).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