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嘉峪关市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思考

2015-08-04 02:12:25王玉清
时代金融 2015年20期
关键词:嘉峪关市农村信用农村金融

王玉清

(中国人民银行嘉峪关市中心支行,甘肃 嘉峪关 735100)

一、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三农”对金融及融资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就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情况新趋势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了部署。嘉峪关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化程度为核心,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并对金融支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嘉峪关市金融机构以支持“三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较好的满足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需要关注和解决。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及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嘉峪关市农村金融供给和农村金融创新主体主要以农村商业银行等少数涉农金融机构为主,其他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规模小,金融服务和产品较少,村镇银行、农村资金合作社等新型金融机构目前尚未建立,现有金融服务供给不能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由于农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需要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但目前面向涉农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政策和风险分担措施不多,财政支农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不明显。

二是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金融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仍以满足“存贷汇”等传统需求为主。在自上而下的创新模式下,农村信贷供给仍坚持“小额、短期、利率上浮、重抵押担保”的原则,以小额农贷、农户联保贷款为代表的信贷产品更多考虑的是传统农户需求,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金融需求难以有效满足,融资总量、供给方式、融资期限、融资利率、抗风险型金融产品供给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

三是农村经营主体信息收集及风险评估存在困难。面对分散在农村地区的众多农户、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由于缺乏信息中介服务,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业务面临客户信息收集困难、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由于涉农金融机构熟悉“三农”的信贷人员较少,加之缺乏评估中介,对农村产权价值进行准确评估、有效控制“三农”信贷风险等面临困难。从外部环境看,缺乏一个公开、畅通、高效的信息渠道和平台,帮助涉农金融机构了解、掌握各类农村主体的分布情况和经营情况,降低了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四是涉农主体信用意识及信用环境有待加强。农村地区信用意识较为薄弱,“顶名”贷款、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在农村资源禀赋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基础薄弱,优质承贷载体较少的现实情况下,兼容“政府社会管理”和“农村公共金融服务”职能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及信贷的有效投入。

三、进一步改进金融支农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力量。坚持“开发式扶贫、商业可持续、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优势。积极争取设立专门面向农村的新型金融机构,探索建立农村互助资金组织,探索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引导小贷公司将业务范围下沉到农村。强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流动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增加村镇ATM、银行卡受理设备数量,延伸和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多渠道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

二是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金融政策与区域政策、财政政策、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财政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的联动效应。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加大市级政策支持,通过对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新设网点给予费用补助、建立农村金融发展补偿基金、实施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强化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等,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发挥好窗口指导作用,落实支农支小再贷款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三农”的金融债,积极争取开展涉农资产证券化试点,增强金融服务“三农”能力。

三是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由政府主导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中介平台,收集整理分散在相关部门的信息,为银行挖掘、发展三农信贷客户提供便利。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授信管理办法,简化审贷流程,采取灵活方式确定承贷主体,根据农业生产周期需求提供匹配的贷款期限,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资金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案。支持金融机构加快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开展家庭农场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创新信贷产品和模式。

四是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从市级层面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评选,强化金融法制、诚信宣传教育和失信整治,提高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普惠力度,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降低农村金融总体风险,增强金融机构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嘉峪关市农村信用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山西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产业兴了 乡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8
让优质教育之光洒向每个孩子——嘉峪关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10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制方向浅析
商情(2017年5期)2017-03-30 15:21:09
勿使环保佳绩昙花一现——嘉峪关市环保局在工作中力推治污“强心针”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红土地(2016年10期)2016-01-28 08: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