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众,谢新芳,徐玲芬,章亚平,陈苏红
(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湖州 313000)
阅读疗法是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的阅读,拉近和改善与患者的治疗关系,靠良好的治疗关系和书中人物的榜样形象提升读者的士气,激励读者鼓起勇气,尝试以新的方法处理困扰他的压力[1]。急性阑尾炎是学龄期儿童常见的急腹症,行阑尾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由于麻醉、手术操作、炎症的刺激,使患儿胃肠道功能暂时受到抑制,而早期活动有利于促进患儿早日恢复。但由于学龄期儿童心身发育还不完全成熟,术后因害怕疼痛不敢活动,因而对早期活动的依从性较差。为了克服患儿对活动的心理负担,提高患儿对活动的依从性,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小儿外科针对该年龄段患儿求知欲和好奇心强[2]的特点,自行编写了“学龄期急性阑尾炎阅读疗法读本[3]”(下称读本),应用于学龄期儿童急性阑尾炎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纳入标准:在本院小儿外科行阑尾切除术的在读小学儿童,术式为全麻下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后入选;排除阑尾穿孔及认知能力缺陷、无法正确理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216例,按住院时间将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期间的患儿及陪护人员分为对照组,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的患儿及陪护人员为观察组。对照组73例,男42例,女31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7±1.5)岁;单纯性阑尾炎12例,化脓性阑尾炎45例,坏疽性阑尾炎16 例;陪护者文化程度:小学7 例,初中20 例,高中34例,大学12 例。观察组143 例,男81 例,女62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8±1.1)岁;单纯性阑尾炎19例,化脓性阑尾炎85例,坏疽性阑尾炎39 例;陪护者文化程度:小学18 例,初中43例,高中53例,大学2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分类、主要陪护人员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术后体位、活动、饮食、睡眠、伤口护理等。分别在术前、术后、出院前各阶段对患儿及陪护者进行口头宣教,并向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手术流程及出院后健康指导。术前、术后重点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目的、方法及重要性,宣教时要求早期活动的时间及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读本进行健康教育。
1.2.2.1 读本内容 自行设计注音读本,共38页,用A4纸彩色双面打印,裁剪成长21cm、宽15cm,将制作好的资料装订塑封,以便清洁消毒。读本介绍了整个疾病治疗恢复过程,突出活动的内容,如术后6h 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休息;6h后取舒适的半卧位,并屈膝,可以翻身;术后8h床上坐起,每小时深呼吸1次;术后12h开始在床上进行下肢的屈、伸、抬等动作,并在他人协助下下床如厕;24h后鼓励患儿下床锻炼,活动顺序为床边坐起、站立、扶床行走、室内行走、室外行走。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2 次,每次≥30 min,以后每日逐步增加活动量,在不疲劳的情况下,逐日提高步行速度和距离。读本中每种活动方法均有对应的照片,并简单说明各阶段活动的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使读本更加具体、易懂。从网上搜索富有趣味性和受孩子喜欢的《神奇宝贝》中宠物精灵的图片,增加趣味性,对关键内容的字体加粗加黑,使内容更加醒目。
1.2.2.2 干预方法 术前准备阶段采用读本进行交互式阅读疗法。交互式阅读法[4]是读者-文献-指导者三位一体的阅读方式,强调指导者要接触读者,对读者的阅读进行全程干预和管理。在对该组患儿完成术前常规准备、急诊检查后,在等待检查报告期间,约术前30min,由责任护士为患儿和陪护人员讲解读本,实施中护士随时注意观察患儿心理、情绪变化,防止阅读时间、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时间控制在10~15min,之后将读本发给患儿及陪护人员。术后6h采用亲子阅读方式。亲子阅读法[5]是一种以家庭为单元的阅读方式,由父母引导孩子共同参与。陪护人员根据患儿在住院时所处的不同治疗阶段,阅读图书中相应的情景故事,发挥正性引导作用。术后6h护士协助患儿取舒适半卧位,并屈膝,将阅读要求告知陪护人员,陪护人员按读本内容讲解术后6h、8h、12h、24h的活动方法、目的、注意事项,阅读时间为20min。手术24h后使用自我管理式阅读。此时患儿疼痛减轻,舒适度增加,采用自我管理式阅读。自我管理式阅读[4]是指导者负责提供文献,不全程参与读者的阅读活动,护士将读本阅读要求告知患儿及陪护人员,患儿独自阅读,对低年级的学龄期儿童阅读文字有困难时陪护者给予指导。要求患儿对“读本”中的问题予以逐一思考,陪护人员或护士倾听患儿的感受并予以适当引导。第一次阅读时间30 min。另外,整个住院期间除护士在术前30min、术后6h、24h安排阅读外,要求陪护人员督促患儿自行阅读次数不少于3次。同时各班护士及陪护人员按读本中活动的时间及要求协助或督促患儿进行活动。
1.3 评价方法
1.3.1 术后活动依从性 参照乳腺癌术后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6]和美国Marion 的2000年护理评价分类系统(NOC)[7],结合读本中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活动要求,并咨询专家,自制围手术期行为依从性评定表进行测评,评定表包括3维度16条目,即配合术后早期各阶段体位及活动12条目,寻求活动时控制疼痛的方法2条目,康复及功能锻炼2条目。各条目均分为不积极、不够积极、较积极、积极4个级别,分值分别为1~4分。调查前请5位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专家对评定表的内容进行评判,计算其内容效度指数CVI 为0.923。随机抽取20例患儿使用该评定表进行测评,计算评定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定表总体Cronbach’sα 值为0.924。说明本评定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应用于临床。术后24h内由当班护士观察评定患儿术后6h、8h、12h、24h的行为依从性,之后每日责任护士在护理中注意观察患儿的行为,同时指导陪护人员有目的的观察患儿的行为变化,并针对相应的条目,协助陪护人员对患儿当日的活动依从性进行填写,直至患儿出院。出院后由笔者统计患儿行为依从性评定表的平均得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高。
1.3.2 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当班护士及时记录患儿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1.3.3 腹胀及肠黏连 腹胀:统计术后5d内肛门排气前有腹胀感的患儿或进食早期有腹胀感的例数。肠黏连:术后5d至6月内,患儿有以下症状之一,排便习惯改变,手术后排便前有腹痛、腹内有气块乱窜等肠黏连征象,时有嗳气、腹胀,排气不畅等不全肠梗阻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完全肠梗阻者[8]记录为发生肠黏连。住院期间由当班护士记录腹胀、肠黏连等情况;出院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回访,统计发生肠黏连并发症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t检验。
2.1 两组患儿术后早期活动依从性得分及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后早期活动依从性及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儿术后早期活动依从性及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比较
组 别 例数 依从性得分/分首次肛门排气/h首次排便时间/h观察组143 50.28±6.60 21.90±4.40 32.37±4.85对照组 73 34.95±4.87 23.51±4.56 34.00±4.26 t值 16.06 2.52 2.43 P 值 <0.01 <0.05 <0.05
2.2 两组患儿术后腹胀及肠黏连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腹胀及肠黏连发生情况比较 例(%)
3.1 阅读疗法增加了患儿对活动的依从性 患者对于活动的认识和态度影响术后的活动量[9]。读本以各种情景为题材,读本中每种活动方法均有对应的照片,内容简单、明了,患儿通过阅读,增加了其对活动的认识,看到画册中主人公的经历和自己相似,使患儿在手术后能愉快地面对活动带来的不适感和恐惧感,让患儿懂得活动带来的疼痛是暂时的,能轻松应对,使患儿自觉、勇敢地采取健康行为。在不同的治疗阶段,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符合患儿不同阶段的需要。手术前患儿及陪护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患儿更感恐惧及疼痛,采用交互式阅读疗法符合此时患儿的心身特点;术后6h患儿体能虚弱,采用亲子阅读方式既重视了家长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也让患儿感受到家人的支持;术后24h使用自我管理式阅读,鼓励患儿自由安排时间随时翻阅,反复阅读,有利于患儿记忆,更好地发挥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三个时间段不同的阅读方法,使患儿充分了解围手术期各阶段的活动方法、目的、注意事项,也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分值(50.28±6.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4.95±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阅读疗法能有效鼓励患儿早期活动,增加其对活动的依从性。
3.2 阅读疗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阅读疗法,促进了患儿早期活动,通过活动引起肠道反射,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肠内容物排出。另外,早期活动,还可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包括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也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少于对照组,腹胀及肠黏连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阅读疗法促进患儿进行早期活动,促进了胃肠功能恢复,缩短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减轻了手术后患儿的痛苦。
[1]吴文英,金学勤,盛三妹,等.阅读疗法在儿童阴茎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9):35-36.
[2]郑蓉.儿科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J].医学信息,2010,23(9):3251-3252.
[3]谢新芳,徐玲芬,沈小英,等.学龄期急性阑尾炎患儿宣教读本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56-657.
[4]张华,郭汉萍,肖翠萍,等.阅读疗法在围手术期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7):52-54.
[5]李天红,郭汉萍,张华,等.阅读疗法对减轻围术期患儿及家长焦虑的影响研 究[J].护士进修杂 志,2010,25(24):2246-2247.
[6]芦凤娟.乳腺癌术后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8.
[7]Marion J.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M].United States:Mosby Inc,2000:68-71.
[8]肖金坛.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2):257-259.
[9]Lin JH,Whelan RL,Sakellarios NE,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ambulation after open and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resection[J].Surg Innov,2009,16(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