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在牙列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2015-07-31 23:38:27耿宏杰
当代医学 2015年30期
关键词:固位牙列义齿

耿宏杰

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在牙列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耿宏杰

目的 探讨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在牙列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牙列缺失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种植-球帽附着体固位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治疗。随访12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外形美观、语音情况、清洁维护等满意度分别为93.33%、100.00%、96.67%、93.33%、90.00%;对照组患者的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外形美观、语音情况、清洁维护等满意度分别为66.67%、73.33%、70.00%、60.00%、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轻微龈缘炎,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轻微龈缘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进行牙列缺失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义齿覆盖,且并发症少,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牙列缺失;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固位修复;应用效果

在牙列缺失修复中需要全口覆盖义齿,义齿的固位和稳定对牙槽嵴吸收和修复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安放磁性附着体可增强固位效果,提高舒适度和美观度,对牙列缺失患者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磁性附着体不仅可作为一种固位方式,还有利于保护基牙剩余组织,提高义齿修复质量[1]。本研究探讨了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在牙列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7月~2012年6月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59~80岁,平均(68.73±5.27)岁;体质量46~84kg,平均(62.58±5.62)kg;牙列缺失时间6~12个月,平均(8.57±1.78)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0~81岁,平均(69.41±5.21)岁;体质量67~85kg,平均(63.57±5.55)kg;牙列缺失时间6~13个月,平均(8.54±1.15)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牙列缺失时间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颌骨关系基本协调,牙合龈距离≥4mm。研究对象剔除控制不良的糖尿病、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心脏瓣膜术后、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等口腔种植禁忌证等患者[2]。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口腔X线检查、模型分析,采用骨膨胀技术植入种植体。种植术后6个月进行上部结构修复,采用X线检查确定种植体和骨之间达到骨性愈合,在种植体上固定相应的磁性附着体衔铁部分。取模型转移咬合关系,制作义齿。配套的磁铁固定在义齿对应位置。调磨、抛光后完成修复[3]。对照组:在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检查之后,在种植体上固定相应的球形,再将球形的金属突起使用蜡固定在金属顶盖上,然后焊接在一起,接着取印模,在患者口内的球形上涂标记色,然后戴上义齿,磨出义齿组织面有染色部位的塑料,用来容纳帽形,对其进行固定位置,完成修复。

采用固位力测试仪测定粘固磁性附着体前后的固位力。采用花生咀嚼试验测定粘固磁性附着体前后的咀嚼效率。嘱患者咀嚼5.0g花生米30s后吐入量杯,彻底漱口并将漱口水入量杯中,加入1000mL水,充分搅拌1min,静置2min后吸取5mL液体至比色杯,于59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患者咀嚼的花生颗粒越细,吸光度值越大,说明患者咀嚼效率越高。

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外形美观、语音情况、清洁维护等方面满意度的差异性。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外形美观、语音情况、清洁维护等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外形美观、语音情况、清洁维护等满意度相比较[n(%)]

2.2 并发症发生率 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轻微龈缘炎,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发生轻微龈缘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列缺失可影响患者咀嚼、发音等功能,并影响面部美观,对其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均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牙列缺失修复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磁性附着体逐渐替代了传统修复中的固位方式,很好地满足了患者对美观、舒适、咀嚼功能的要求。

牙列缺失一般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与多发性缺损畸形、严重牙尖周病、外伤等原因有关。中老年患者牙槽骨量往往不足,牙列缺失修复难度较大[4]。磁性附着体修复技术是近十几年口腔修复学领域出现的一项新型固位技术,是继简单附着体、精密附着体之后出现的第3代附着体。在口腔科临床十几年的应用历史中以其应用简单方便、不传递侧向力等优点[5],得到广大口腔科医生和患者的欢迎。目前已成为口腔修复学发展的研究的热点。该项技术利用磁体与衔铁间平面接触产生的磁性吸引力达到固位和稳定义齿的效果。当义齿受到较大的侧向力时,可沿磁体吸附面发生细小位移,达到缓冲和应力中断效果,避免了种植体颈部应力过度集中,有利于保护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外形简洁,表面光滑,可增加义齿的固位力[6],缩短患者的戴牙适应期。同时无需卡环,摘戴和清洁更加方便,有利于预防基牙龋,便于进行牙周保健。磁性附着体固位力平稳,可延长义齿使用寿命[7]。

采用骨膨胀技术植入种植体,将位置集中于双侧颏孔之间或上颌窦前壁之间。适当使用角度基台纠正种植体的方向,使种植体上部结构获得共同就位道,从而增强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8]。

在采用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修复后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对发生牙龈炎症者,在牙周龈缘适当缓冲,必要时应来院进行口腔炎症治疗和护理,以消除或改善牙龈炎症[6]。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义齿固位力、咀嚼效率、外形美观、语音情况、清洁维护等满意度分别为93.33%、100.00%、96.67%、93.33%、90.00%;对照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满意度分别为66.67%、73.33%、70.00%、60.00%、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采用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进行牙列缺失修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得到较大的恢复。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中仅有4例发生轻微龈缘炎,经抗炎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发生轻微龈缘炎,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磁性附着体腐蚀、基牙松动、根部折断等严重不良情况。

综上,采用种植-磁性附着体固位进行牙列缺失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义齿覆盖,且并发症少,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1] 高久瑜,孙静,崔吉民,等.下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咀嚼效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z1):102-103.

[2] 卢宗琼,卢爽,佘小伟,等.CDIC种植体联合磁性固位覆盖义齿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3):3078-3079.

[3] 李慧良,徐芳,杨令云,等.两种附着体覆盖义齿在下牙列缺失种植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7):657,675.

[4] 张力,陈捷,岳海滨.磁性固位体在分段式上颌全口义齿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2,13(2):90-91.

[5] 高久瑜,孙静,崔吉民.下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咀嚼效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8):102-103.

[6] 汪振华,王媛媛.附着体在下颌覆盖种植总义齿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2,17(3):138,141-150.

[7] 田斌,张自安,强卫林,等.基牙磁附着体、种植磁附着体修复下颌覆盖义齿的临床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9):1030-1032.

[8] 郭灏涌.两种不同附着体固位全口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失的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0):4790-479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0.016

河南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耿宏杰)

猜你喜欢
固位牙列义齿
长箭头卡的临床应用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种植支持式固定修复体两种固位方式的研究进展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