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华(酒钢集团甘肃东兴铝业公司, 兰州 730070)
电解铝向西部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梁华
(酒钢集团甘肃东兴铝业公司,兰州730070)
摘要:本文以电解铝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解铝产能的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分析,指出今后电解铝将向资源丰富的西部发展,不断形成铝电联营,冶炼-加工-应用”一体化经营,实现了电解铝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
关键词:电解铝;产能过剩;铝电联营;配套发展
随着国内电解铝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目前中东部地区以及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区企业由于电费价格较高,从而处于亏损状态。产业利润向拥有煤-电-铝一体化企业集中的态势进一步显现。电解铝企业都将逐步向电力价格低廉的西部转移,实现了一体的全铝产业链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1.1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
由于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等成本相对较低,2008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资本进入西部地区投资建设电解铝产业。大量电解铝企业纷纷进入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等地区。截至2013年末,仅新疆地区规划电解铝产能就达2000万吨,其中获批产能达900万吨,而2010年中国电解铝总产能仅2300万吨。截止至2014年6月,中国电解铝产能已达3320万吨,1-6月生产电解铝1150万吨,为2010年同期的1.75倍。2013年中国电解铝产能为3031.5万吨,产量为2486.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0%。预计,2014年中国电解铝产能为3420万吨,同比增长12.8%;产量为2832万吨,同比增长13.9%。电解铝产能急剧扩大,国内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已严重突出。
1.2电解铝行业严重亏损
2014年初,铝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均在14000元/吨左右,但在3月份过后过后,由于下游需求减少,国内经济需求不足,现货需求疲软,电解铝现货价格在短时间内迅速走低,行业供需出现失衡。另一方面电解铝产能却在飞速增加,结果便是电解铝价格日益下降,全行业整体陷入全面亏损。2010年初铝价为17310元/吨,但至2014年6月末,价格已经下降至13496元/吨,价格下降了3800 元/吨,下降幅度达22%;伴随价格下降带来的便是行业亏损的加深,2013年电解铝全行业亏损23.14亿元,2014年1-6月累计亏损达148.06亿元。
1.3主要原材料氧化铝的市场现状
电解铝行业的大发展需要低廉能源与铝土矿价格,但在国内电解铝飞速发展的现状下,原本具有优势的能源与原材料资源将被激烈的市场竞争吞噬。以铝土矿为例,中国基础储量只有7亿吨左右,仅占世界的2.3%,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铝土资源只能维持10年左右。虽然国内电解铝飞速发展,但电解铝原材料铝土矿及氧化铝依然没有掌握国际定价权,给电解铝生产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近几年来,中国铝土矿进口依赖度始终维持在50%左右,而对印尼铝土矿进口的比率超过了70%,印尼铝土矿供应对中国电解铝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自2014年起,印尼针对未经加工的矿石实行出口禁令,其中就包括铝土矿。这一措施将极有可能造成短期内全球铝土矿供应紧张局面。随着对2014年起国内大量进口铝土矿的减少,同时国内大量进口的铝土矿库存不断消耗,未来中国铝土矿进口来源和数量将减少,而国内电解铝产能却在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电解铝主要原材料氧化铝价格必然将会呈现出上涨趋势。
在目前市场经济行情下,电解铝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而且分散,专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全国大概有上百家的电解铝厂,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其中中铝集团电解铝产量还不到总产量的20%,其它企业的产量占比则更少。《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电解铝企业集团,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达到90%。同时支持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支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鼓励“煤(水)-电-铝”及“矿山-冶炼-加工-应用”一体化经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2013年国家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与兼并重组的力度。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重点将解决电解铝等五大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自2013年10月8日起,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施分道制,针对电解铝、稀土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九个推进兼并重组重点行业,交易类型属于同行业或上下游并购、不构成借壳上市的,将进入快速(豁免/快速)审核通道。
面对严峻的市场现状,国内电解铝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实行铝电联营模式,发展铝电联营是中国电解铝工业发展的必然道路。电解铝企业投资如果缺乏铝电联营条件,发展空间将受很大限制。同时电解铝发展必须实施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生产高附加值的铝加工产品,加快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抢占市场份额,加强自身竞争能力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全面发展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3.1利用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铝电联营
低廉的煤炭资源无疑是电解铝行业迅速进入西部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电解铝这样的高耗能行业来说,投资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在西部发展铝电联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我国西部蕴藏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通过铝电联营,将铝土矿资源直接转化成金属铝锭,不但可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将从整体上带动西部经济。
3.2下游电解铝液铝液与铝合金企业配套共同发展
在西部随着电解铝的发展,出现了与电解铝生产相依存的铝合金加工企业的发展。铝合金企业直接与电解铝生产企业相互配套,铝合金加工企业直接用未进行熔铸的电解铝液来生产铝合金。用电解铝液直接装入合金熔炼炉,省去了将电解铝液铸成重熔用铝锭的工序及重熔加热,不但节省了人力,还节省了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把一吨重熔用铝锭从常温加热熔化并达到760℃,需耗电量为330度左右,仅此一项就可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同时用电解铝液直接生产铝材,省去了二次熔铸,可减少1%-2%的烧损。而且电解铝与下游铝合金企业相互配套,相互依存,减少了电解铝及铝合金企业的运输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
3.3电解铝企业与铝用阳极碳素企业的配套合作
预焙阳极作为电解铝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消耗量大约是电解铝产量的一半。西部各大电解铝企业的生产所需阳极主要依靠河南,山东及山西地区采购,其运费成本较高。随着西部电解铝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与之相配套的阳极炭块企业的建立,电解铝企业与电解铝用阳极企业厂区毗邻,运输极为方便。电解铝用阳极企业为电解铝企业加工所需用阳极碳块,同时电解铝企业又将生产所产生的残阳极提供给电解铝用阳极企业。短距离的运输不但极大的既降低运输成本费用,同时又杜绝了物料的污染及路途当中的损耗。电解铝企业与电解铝用阳极企业相互配套发展,已形成了“煤炭-电-阳极-电解铝-电解铝深加工”全面发展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打造了完整的全铝产业链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电解铝工业今后的发展发展必然转移到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依托那里丰富的煤碳、水利、风力等资源优势,建设大型铝工业园,同时又建设与铝相互配套的电力企业,铝加工企业,阳极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链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坚持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路子,真正实现电解铝企业发展的健康,持续,环保,配套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韩有成.西部地区大型电解铝发展的优势与不足[J].科技创新导报,2014(06).
[2]濯芳.铝电联营思路在我国的实践浅谈[J].经济视野,2014(14).
[3]贾晶.如何做好煤电铝产业链项目管理[J].财经界.2014(02).
作者简介:梁华(197668-),女,甘肃兰州人,经济师,主要从事有色铝营销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