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桦甸市二道林子铜、铅、锌矿地质特征

2015-07-26 09:02:59王科潞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吉林四平136000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粒状板岩泥质

王科潞(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吉林 四平 136000)

吉林省桦甸市二道林子铜、铅、锌矿地质特征

王科潞
(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吉林省甸市二道林子铜、铅、锌矿是高中温热液脉状矿床。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桦甸市二道林子铜铅锌矿床的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的初步研究,提出了该矿区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铜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1 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Ⅰ级)、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Ⅱ级)、吉黑褶皱系(Ⅲ级)、吉林优地槽褶皱带(Ⅲ2级)、吉林复向斜(Ⅲ22级)内。

1.1地层

地层除早、晚泥盆世和中三叠世地层外,自早古生代至上古生界地层均有发育。下古生界为地槽型中基性火山岩—陆源碎屑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建造;上古生界为海相火山岩—陆源碎屑岩建造和陆相碎屑岩建造。

1.2岩浆岩

岩浆岩活动亦较频繁,火山活动自早古生代开始,断续活动,一直延续到新生界;早古生代晚期有一定的侵入活动,晚古生代晚期侵入活动较为活跃,最为活跃期的时期为印支期和燕山期。

1.3构造

褶皱断裂均较发育,不同的构造发展阶段,构造变形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燕山期以强烈的断块运动为主,形成一系列的断陷带和断坳带,对于中、新生代甚至晚古生代以来的地史发展和成矿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2 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本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泥质板岩、砂质板岩及变质砂岩等,三者纵横相交,相互过渡,其中以泥质板岩和砂质板岩互层为主。地层走向为北东40°—50°,倾向南东,倾角40°—78°,一般在60°左右,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

现将各种岩石的岩性描述如下:

泥质板岩:灰—灰绿—灰黑色。薄层状,具千枚状构造。镜下观察:主要有泥质成分,局部含炭质成分、长石和石英。泥质成分中多量为绢云母和高岭土,局部含绿泥石(多数为长石次生而成),其总含量80%左右,石英呈小粒状集合体,波状消光,分布在泥质成分中,粒度0.02mm—0.07mm,含量可达15—20%左右。

砂质板岩:灰色—深灰色,碎屑状结构,主要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燧石,胶结物为泥质、绢云母、硅质等成分。镜下观察:石英呈粒状或菱角状分布,波状消光,在胶结物中有重结晶现象,具方向排列分布,粒度0.02mm—1.2mm,含量25—55%。泥质成分模糊不清分布,其中由绿泥石、高岭土和绢云母等矿物组成,含量40—60%,长石呈它形粒状,大部分分解为次生成分绢云母和高岭土,粒度0.1mm—0.8mm,含量10—20%.

大理岩:灰白—深灰色,它形粒状结构。呈透镜体形态产出。主要成分方解石呈它形粒状。方解石粒度0.1mm—0.4mm,占90%;石英呈它形小粒状分布在方解石中,粒度0.2mm—0.3mm,中10%;绿泥石少量,呈它形粒状分布,粒度0.1mm—0.2mm。

新生界第四系(Q4):出露于矿区谷地中,主要岩性为亚砂土、亚粘土、黄土等。

2.2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是中酸性脉岩类。如霏细斑岩、闪长玢岩等。脉岩内局部见有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黄铜矿化等)现象,蚀变主要为硅化。

2.3构造

矿区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岩层走向北东,倾向多数南东。此外,矿区范围内脉岩类亦反映了本区早期断层系统。在钻孔中有时可见一些破碎带,胶结较疏松,一般没有什么矿化现象,推断多为成矿后的破碎带。据矿区内节理统计表明:张节理一般走向北35°~45°东,倾向南东。倾向分为北东和南东二组,其它方向节理一般不发育。本区断层构造大部分形成在成矿前,这样给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断层共有八条,其具体情况见下表:

矿区断层一览表

在钻孔中有时可见一些破碎带,胶结较疏松,一般没有什么矿化现象,推断多为成矿后的破碎带。成矿后断裂主要为F—5,断距较小,对矿体没有影响。

3 矿床成因

矿床工业类型属于产于变质岩中的脉状铜铅锌多金属矿石。其形成机理为岩浆活动晚期,含矿热液流体沿着北东向断裂上侵,具有多期脉动式形成特点。早期矿化简单,含有毒砂—斜方砷铁矿的高温流体沿断裂裂隙充填交代沉淀,其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毒砂数量显著减少,其它多金属矿物大量增加,多金属矿物晶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斑铜矿、黝铜矿等,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阶段。整个成矿过程均伴有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热液蚀变作用,早期是以硅化、多金属矿化为主,最终以碳酸盐化结束。因未对成矿时代、成矿温度测试,只能根据宏观特点和规律归纳。

4 找矿标志

4.1构造标志

本区北东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主要沿断裂带两侧发育。

4.2矿化蚀变标志

矿化蚀变主要是硅化与碳酸盐化。特别是硅化最为普遍部位,是矿体和矿化体赋存部位。

参考文献:

[1]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吉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2]吉林省第三地质调查所吉林省桦甸市二道林子铜、铅、锌矿详查报告[R].2012.

猜你喜欢
粒状板岩泥质
探究乳化粒状铵油炸药春夏季结块、黏性消失快原因及防范对策
砂质板岩地层下小断面盾构刀盘结构设计方法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现代办公室粒状碎纸机创新设计研究
科技风(2019年15期)2019-10-21 09:50:20
横切棒状和包覆粒状发射药混合装药定容燃烧性能
含能材料(2017年1期)2017-05-07 03:37:52
干燥和饱水炭质板岩流变力学特性与模型研究
某泵站厂房泥质粉砂岩地基固结沉降有限元分析
不同泥质配比条件下剩余污泥的深度减容研究
环境科技(2015年5期)2015-11-08 12:08:58
高升油田泥质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