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岭(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2)
技工院校机械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徐高岭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2)
随着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改变的需求,技工院校的知识型技术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在人才市场上主要的追逐对象。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就业过程中的使用性,使得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无法满足社会实际生产需求。探究在技工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为机械行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技工院校;机械课程;学生;动手能力
教育部门对课程教育方式的改革已经渐渐的开展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环境下,侧重于学生最终成绩的教育模式仍在持续。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从而忽视学生真正的掌握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能力,是目前“题海”战术教育方法下所暴露的主要缺点。在规定的课程时间内,老师成为了课堂上的“主唱”,尽可能地向学生灌输最多的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课堂显得枯燥和低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只有少数的尖子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学习成绩。部分老师在上级领导检查时或公开课时,才做做秀,走走过场,根本没有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做,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相违背,也与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
从美国缅因州的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所以研究的学习金字塔我们可以知道,课堂教学中老师只能是精讲,就是对知识关键点和学生疑惑加以点拨,要尽量腾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和练习,而重要的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与知识实际应用中学习。教教材,照本宣科,“填鸭式”的传统“教书匠”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学习金字塔的提示,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一次真正的颠覆,在课堂中学生应该成为主角,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在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机械课程是一门对实际操作要求较高的科目,教师在教导的过程中适当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1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学生教学当中能真正的提升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人际交流等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群体中合作学习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最早出现在美国,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其具有提高学习效率,完善传统教学中的弊端,以及能很好的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共同合作学习原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能较早的培养出共同合作的意识,和善于与别人交际的能力。
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以及教学环境是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条件,与此同时相关的学生教育研究也表明了,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有益于使学生内心感到安全舒适,易于产生积极活动的愿望。特别是在机械课程教育过程中,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机械课程中的自尊能力,让技工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真正的适应社会生产模式的需求。
2.2 案例教学模式
案列教学,就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特定场景的模拟以及重现,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案例场景中去,在经过交流以及讨论模仿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故此模仿教学模式比起抽象讲述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就是模仿教学的一种简单直接的变现形式,假期安排学生参与院校签订合作计划的相关企业中的某项机械生产制作项目,使学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专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奠定基础。
2.3 订单式教学模式
“订单式”的人才培训模式主要依据学校和企业需求所签订的协议,然后经过学校以及企业的相互合作所开发出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与学校共同制定相关的订单教育,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资源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让学校能按照社会企业的要求为学生量身打造教学课程教学计划,还有利于降低学校以及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让学校能与企业真切的实现无缝连接等多方面的合作。机械课程教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学与实习同步完成,使学生全面提升自身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拓宽未来的就业之路,让学生实现了毕业就能就业的能力。
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技工院校机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过程主要分为前期阶段,启动课题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总结评定四个阶段进行,在此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行动研究、比较研究法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在课堂中,按照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讨论、主讲活动,重视过程,避免“走过场”。在行动研究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不断优化实施方案,使课堂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1]米靖.现代职业教育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07).
[2]张春水.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山东示范大学,2013(18).
[3]米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