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聘搅动教师发展“池水”

2015-07-14 16:54:07陈苗苗
中国德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跨校校际池水

陈苗苗

有新闻报道,走校模式即将再进一步——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1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自发组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合体”,联聘新教师。推倒校际之间的墙,也意味着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对此,教师们是否理解?如何适应?而且,校际之间的墙真那么容易穿越吗?

事实上,校际之墙固若金汤,不然,联聘之前的跨校带班型走校也不会一脚墙里一脚墙外,走得有点尴尬。墙既如此坚固,何必大费周章搞联聘,玩穿越?

这得从走校初衷说起。走校是一种以行政手段,克服师资配置不均衡弊端、补齐教育公平短板的做法。其有助于带动区域内教师专业均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走上快车道。

既然走校意味深远,为什么会步履蹒跚呢?

笔者曾对此做过调查,首先,教师对走校意义、目标等问题认识模糊,觉得教师工作个体性很强,又有教学压力,竞争大于合作;其次,“跨校带班”受时间、环境因素制约,存在合作单一等不足。再次,缺乏制度保障,教师积极性受损,感觉计划多,行动少。

而联聘,正是对上述现状的反思与探索——由政府牵头,把教师从学校人变成多校联合体的人,从资本、平台、制度、评价体系等层面给出保障。无疑,这些举措会进一步整合区域教师资源,推进走校。但如果想保障联聘模式的深度,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重中之重。

当前,一些教师对走校心存疑惑,分歧更多来自对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理解,难道教师不是独立性、稳定性很强的工作吗?跨校、联聘会让教师活得更有活力,还是变得不安、动荡?

其实,跨校带班也好,联聘也罢,强调的都是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分自我发展与合作发展两部分,合作发展要求教师进一步开放自己,加强专业对话、沟通、协调。从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来说,合作发展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向。

因为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单兵作战仍占重要地位,不少教师的资源系统长期处于相对封闭、自我经验重复状态,教师团体内部更为丰富的资源并没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其次,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需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但这也是个“试误”过程,为使师生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得到健康成长,须在教学理念、方法上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总之,走校模式并非让教师职业生活变得动荡,而是借助整个区域蓄水池,将其变得滋润。随着区域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成为全球趋势,联聘模式可能辐射全国,搅动静水,涌出微澜。对教师来说,初遇“波浪”也许会晕船,但熟练驾驶之后,会收获更多绮丽风光。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跨校校际池水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30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出走的池水
儿童绘本(2017年11期)2017-07-08 11:01:53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金桥(2016年4期)2016-10-14 07:09:23
基于产品化的概念运维跨校认证服务
陕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揭牌高校学生有望跨校选修精品课程实现学分互认
溪流与池水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