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二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途径
杨立新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二中
作为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的语文阅读正在显现出它自身的特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致使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在现有的背景下,初中的语文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对于促进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改进途径
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交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和良好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很积极的意义。但是,在真正的阅读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
1.教师阅读教学技能不足
经过认真地观察发现,教师对于和课文有关的课后问题都设计的十分简单,让学生在所阅读的文章中很轻松的就找到所需要的答案,对于这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我们应当摒弃,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缺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遵循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古老模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和学生缺乏基本的交流,也使得学生的知识学习有了局限化的倾向。
2.学生阅读目的性较强
因为受到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危害,所有人往往将学习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唯一衡量标准,所以,学生往往会忽略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大多数都是依据考试的科目来决定是否去学习这门课程,附带了太多的功利色彩。有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阅读的取向主要受到自主兴趣以及老师家长的要求,其中以学习辅导教材和文学作品为主。由此可知,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学习辅导上面来,而对于考试以外的阅读材料知之甚少,学生的阅读目的时候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太深,更有甚者是因为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作用下才选择去阅读的。
3.学生阅读兴趣较差
通过大量的实际取证和案例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伴随着年纪和学习经历的增加,学生在课堂上面向老师提问的想法越来越少,受此影响,学生发展到最后就会产生不愿意学习的现象,主要来说就是,对于老师讲解的问题漠不关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爱理不理,老师和学生失去了基本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如果对于这种现象不管不顾,那么长期下来,就会让老师讲,学生听,互不交流,学生有没有听懂,对于后续的知识还有没有问题这一现状,老师全然不知。如此僵化的讲学模式会很大程度的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甚至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老师可以在讲课时有很大的自主性,也可以加入新的方式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的听讲过程还是极其被动,这种方式让教学更加的失败,当然想要通过此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1.增强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水平
在苏霍姆林斯基书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到,“一个老师最危险的情形就是智力和精神财富的空虚。”由因果关系可以知道,教师的能力水平会直接的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和进步。老师作为培养下一代走向成功的直接影响者,他们有责任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实力,顺应发展着的时代背景,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知识传递路线,将知识和阅读能力传递下去。老师应当在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知识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阅读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文章里面的知识,将阅读的主动人员从老师转变到学生上面来,让学生自己想要去学习,而不是老师逼着去学习。语文老师,应当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给学生更有意义促进作用。
2.实施对比阅读法进行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必须保证课本的核心地位不变。这是因为,课本的阅读题材是在认真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之后才选择的,真正的贯彻了文章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事实。与此同时,老师应当将新老知识完美的进行结合,以做到知识的连接顺畅。让学生经过比对,对新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郑振铎版的《海燕》课时,应当以高尔基版的《海燕》为样本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对内容、写作方法、所要表达的思想等各方面的对比来深刻的理解两篇文章的异同。
3.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将课内外的知识完美的进行融合。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知识竞赛的办法来鼓励学生的学习。当然也可以进行智力比拼的比赛,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比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各种比赛中也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综上所述,初中的语文教学工作因为要有各种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去面对各种情况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距将会继续考验着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耐心,也激发所有的教育人员去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1]秋瑾香.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现代语文,2010,(04).
[2]王慧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