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虹玮
吉林省敦化市实验中学
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沈虹玮
吉林省敦化市实验中学
作文教学重在实践,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和思考作为指导,也会出现缘木求鱼的现象,因此,做为语文教师要学会从宏观上把握作文教学的动态,开阔视野,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教学;思考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验,作文教学重在实践,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和思考作为指导,也会出现缘木求鱼的现象,因此,做为语文教师要学会从宏观上把握作文教学的动态,开阔视野,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这种定位不仅决定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方向,而且要求作为学校核心事件的课程也必须体现教育目标。2013年9月份开始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读各学科课标会发现,培养兴趣、爱好、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学会学习的要求无处不在在。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作为语文学科特点再次被呈现。说明,我们既要通过语文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体现“人文性”,还要通过语文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能力体现“工具性”。
课改十年以来,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挥了全面育人的学科作用。但总的来说,学生读的多写的少,习作畏难、无法,说假话、大话、空话,不会表达真情实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高考套用作文的现象大量存在。不仅影响了语文能力的形成,而且影响力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需要从源头思考,究竟该给学生怎样的习作教育和影响,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认知规律,尊重孩子阅读、理解、思维、表达过程中,让习作代表一种有尊严的心声,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再现生命成长的过程,代表一种有价值、有分量的思想,成为学生心灵舒展、情感放飞的平台,真正变成学生成长、沟通、交流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促进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我们国内许多语文教师、专家已经探索出了多种有影响的习作教学思路和方法,对创新作文、真实作文、生活作文、立意作文、快乐作文、随笔化作文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像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李凌、李白冰等名家的习作指导课。李白冰、贾志敏的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兴趣,注重让学生的游戏和活动成为习作课堂的一部分,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和经历中激发习作兴趣,提示观察重点,交给习作方法、指导学生规范表达。于永正和支玉恒注重从语文教材中总结提炼习作方法进行迁移,创设一定的语境进修单项或综合内容的训练指导;李凌的虎头、猪肚、豹尾的三段式教学法则更加注重开篇点题、首尾巴呼应,通过重点段来表达中心。这种习作方法克服了学生洋洋洒洒半天不入题得弊端,强调在重点段总分关系等方法叙述描写的要求。但总的来说,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习作教学以立意为核心的判断标准没有改变。
而美国作文教学,非常重视重个性观点及想象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搜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如《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些作文从观点上说没有定论,目的是鼓励学生谈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观点、见解;写法上没有规定,关键是要言之有序,言之成理。我国作文教学,把道德判断放在重要位置,非常重视文章的立意,要求学生将自己所认识的人或经历的事如实地记录下来,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楚,用词得当。如《暑假的一天》,要求学生通过暑假的所见所闻,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人情的冷暖等,无形中导致了学生为了写作的思想性而拔高,去编写一些大话、空话。美国的作文教学多侧重生活事件及历史事件的评价,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命运方面的世界性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表现自我的意识、想象力及生存技能,中国习作则侧重侧重写作基础知识、技能训练,重文字的排列组合,轻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迁移。
美国的作文课,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学生作文获得什么等级的评分,全凭搜集资料、选用资料的能力和是否有独特的见解。我国作文教学把平时作文与考试一样要求,规定时间当堂完成。如,同是写《我的爸爸》,我们通常要学生课堂内交稿,学生绞尽脑汁胡编乱写,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朋友和同事,全面、深刻地了解了父亲,然后进行写作,既真实全面,又有相当的难度,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
比如让学生进行排列句子训练、按规定要求补充句子、给句群改错、结合阅读教学内容指导仿写、改写、缩写、扩写都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进入高中阶段后,对学生进行现实的思辨能力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有的学校每天中午让学生看《道德观察》每天一篇心得体会,学生不仅了解了很多现实生活,提高了辨识善恶的思辨能力,同时掌握了“叙述故事情节—写道德认知”这种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来源于生活的实践体验的,并在实践体验中抓住重点和细节,进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方法的分类指导,目的是解决学生习作教学进行了“从内容入手”的教学实践之后,缺少方法指导的困惑。这就如工人盖楼,“作文要求”是盖楼的标准,“生活体验、素材积累”是盖楼的材料钢筋、水泥、沙石等。而“掌握要素分类指导和表达”就是一份完备的图纸。
语文教学承载着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任务,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学得习作方法,如果只完成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学生没有学会运用语言文字,那只体现了人文性,没有体现工具性。如果只教学生会运用语言文字,而没有获得价值观教育,那文字就没有可咀嚼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