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7-14 02:37:34胡天玉
科学中国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目新课改历史

胡天玉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天玉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随着新课改课程在中学历史课程的不断开展,改革过程中对初中历史课程中暴露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在课堂有限的实践内,新课改对历史课程要求的课时容量与教学大纲中要求的课时量产生了矛盾,这就让历史课程的知识结构板块在结构上让学生很难适应,这些问题也同时影响着新课改课程的推进,因此,在新课改的改革上应着重将问题进行及时归纳,并寻求较好的方法予以化解。本文笔者则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简单阐述新课改中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前言:

新课改课程教学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实际上是以此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改革,也同样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足够的准备去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和冲击,那么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则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初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将初中历史课程很好的传授给学生,完成良好的过度就成为初中历史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1.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细腻的教学方法

通常我们认为只有聪明的学生才能把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好,但是,初中历史课程实际上不同于理科,在一开始学习中就是与学生的智商无多大的联系,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通过学生的聪明程度来判断历史课程的进度,却忽略了应从课堂上通过历史线索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事件。对学生对课外摄取历史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够,当我们对学生采取细腻的教学模式将这些课上与课外的知识收集到学生的头脑里就会紧密的将历史知识与课本联系上,而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的背书。

1.2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

从近些年来的素质教育不断提倡中可以发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模式也逐渐为了配合中考来进行多次改革。但是对于学生在各项学科的平衡发展不一定会有较好的效果,对于反复围绕考试而转的科目学习在中考的指挥棒下不仅仅操控着历史教学,也影响着其他学科,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缺乏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他们的意识中,中考意外的科目都是不必要的,在中考科目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只盯着中考科目,对于以外的科目就不屑一顾,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很多学生就丧失了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即使会因兴趣主动学习,也会被考试科目的现实性而抹杀掉。

1.3 知识运用能力低下

当今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断降低,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及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外,还与先行教材密切相关。现在历史教材编写比较枯燥乏味,缺少生趣和感染力,唤不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历史课堂授课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的随意性、主观性、经验性较大。照本宣科:“填鸭式”、“复印机式”、故事课式等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授课方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分析;重具体,轻抽象;重结论,轻推理;重主导,轻主体”的种种弊端,无法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初中历史教学的解决对策

2.1 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细腻的学习方法

小学到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往往会面临一个较大的转折,从学科的增加到知识层面的过大,这时候如果在细节上不注意就会让学生养成习惯,对初中4年的学习就会一直带着走。因此,这时候需要注重细节上的教学,应注意他们的书写错误,培养他们的记忆习惯,严格矫正他们书写上的错误,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还要培养他们仔细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细腻的学习方法。

2.2 注重教学模式的养成,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

初中历史课程并非是作为考试唯一的目的,如果广泛的让青少年掌握人文科学,提高人文素质那么这些种种因素的影响就不会实现。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将历史课程的学习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现在的考试制度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学生还是要面对应试教育。从进小学的第一天到高中毕业的那一天,教育的核心是语、数、英,其次是大考的必考科目。从小到大,学生心中已经形成主次科目的概念,却没有学科平衡,全面发展的概念。由此,他们认为不用考试的科目可以不认真学。

2.3 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一些人看来,课本的变大、变厚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实际上,这是对教学目的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历史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记忆史实,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现在教材历史事实叙述不详细,人物描写不丰满,学生没有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增加和视野的开阔。新编教材应更多增加阅读材料,正文内容中增加历史图片数量,提供一些历史人物史料、历史数据,学生的知识和视野的开阔必定会推动思维能力的提高。历史教材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品质教育的重要素材,而现教材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介绍偏重其对社会的贡献,而忽视人物的成长过程和个人品质的描述,这样就减弱了对学生的感染力。通过描述历史人物的言行,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这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勇敢、坚定、乐观的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准备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利用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源形成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利用和发现整合一些课堂教学的资源,这样就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合理可利用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应对教学对象进行准确分析,打造可利用的课堂服务,在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只有问题的不断出现才能愈加加深课程改革的深入,暴露的越充分,改革的就越完全,因此,作为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应不断追求和探索历史教学课程,并从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对策,为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多做贡献。

[1]郝向煜.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

[2]郑立柱.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3]沈云亮.开卷考试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

[4]王昊.试述新课改历史教学的基本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2)

猜你喜欢
科目新课改历史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考试与招生(2022年2期)2022-03-18 08:10:02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0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