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洁妍,孙秀华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白洁妍,孙秀华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
《化工单元操作》作为化学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势在必行。依据《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文件精神,本文从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学设计、改革评价模式这五个方面着手深入浅出的谈了谈对该门课程的一些改革措施。
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改革
我校《化工单元操作》新编教材以每个独立的单元操作为项目,以认识设备、测量参数和实现系统操作为具体工作任务。以教学项目六湿物料的干燥为例,其中任务一为认识常见的干燥设备,任务二为测定干燥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任务三为干燥系统的操作,整个教学内容以任务为驱动,改变了以往以理论叙述为主的教学。新编教材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从认识设备着手,逐步强化流程图的识读,进而控制仪表实现DCS操作,最后完成各单元的完整性操作,以此做为主线将化工单元的学习内容贯穿始末,并在无形中穿插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行为标准、安全常识等相关素质培养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实现从简到难,从部分到整体,从基础到专业的蜕变,通过以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改革使各知识点“形散而神不散”。这样的教学改革也适应了学生技能等级证考取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考取的是化工总控工中级证书,考试内容是以化工单元为主,涵盖了基础化学、化工识图、化工仪表、化工安全、职业道德等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从教材改编入手、改变学习方式等改革正是学生对多门课程、多种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这样的改革相当于为学生铺了一条顺利考证的高速公路。
如果只讲授理论不关心应用,教学时则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而过分强调应用,则易导致理论基础薄弱的后果。因此,《化工单元操作》的教学模式区别与一般的基础理论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通过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并理解理论,先实践后理论,打破以往的实验实习是理论课程依附物的传统教学,删减了大量公式以及推导式繁冗的计算,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此外,在课程设置中将之前设置的《化工单元操作》和《化工单元仿真》两门课合二为一,学生在进行现场综合实训之前,首先进行计算机仿真训练,这样可加深学生对操作规程的印象,除此之外仿真装置还有评分记录错误的功能,可及时提示并纠正学生的不良操作;当学生进入到顶岗实习阶段时,化工单元的学习又会贯穿于学生实践环节,如学生在项目一中认识了以离心泵为主的多种流体输送机械,这个知识点对应企业的工作岗位就是司泵员,主要职责就是负责输送机械的正常工作,进而学生在实践中又可以升华该技能点的学习。总之,通过这样理实一体,仿真辅助,实践升华的教学形式,可极大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率。
改革后的《化工单元操作》的教学打破了以往“一个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位教师、一本教科书”“五个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多维度、多方位的多元整合。教学可以在教室进行:这是一个有电脑、有投影机、有黑板,带有声频、音频、影频、网络覆盖的一体化教室,在这里传统教学和新型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机融合;教学可以在车间进行:这里有实训设备、有投影仪、有一体机、有自由组合的多边形桌椅、有操作规程,在这里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顺利帮助教师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教学可以在企业进行:这里有真实的工作场景、有企业的实践专家、有一对一的操作师傅、有企业员工、有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有各种监督检查,在这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技能进一步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合作平台;教学更可以在赛场进行:这里有比较、有竞争,这里学生和老师争分夺秒、精益求精,在这里通过严谨的评分标准使学生不断完善,通过学校自主举办学生技能大赛,并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类技能大赛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让更多学生想来参与,最终让学生通过层层选拔,逐步拔高。“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进、以赛促评”的教学理念可全方位、多梯度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个人自评主要指学生通过仿真训练、DCS操作、在线自评等自主学习后系统对个人成绩的评定,以及学生每项学习后的自我总结,通过这些项目学生能够实现自我评定;小组互评主要指教学中主要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某个工作任务,过程中鼓励各组间相互提问和评分,并按一定的权重计入最终成绩,以此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的素质水平,实现共同提高。企业参评主要是指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来参与《化工单元操作》的部分实践教学,兼职教师以对待企业实习员工的角度来评定学生的实践水平;老师总评是指老师首先对学生一个项目中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任务完成情况等给出一个综合分,再将每位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兼职教师参评及教师对该项目综合分全部加权平均后得到的即是该生完成一个单元项目的成绩,最后对每位学生《化工单元操作》九个学习项目的成绩按难以程度权重后加权平均得到的就是该生这门课的最终成绩。当然,引进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必然会使考核过程变得复杂繁冗,所以这块工作我们主要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计算机操作为手段,最终实现“个人自评、小组互评、企业参评、教师总评”的一体化评价。
[1]李春生,刘永超,张书香,解竹柏、施强;浅谈如何搞好化工原理的教学;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蒋庆斌,徐国庆;基本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2期.
[3]刘长春;高职《化工单元操作》课程项目化改造[J];高教论坛;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