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调查分析

2015-07-12 18:32:51李淑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身体状况单亲儿童心理

李淑伟

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调查分析

李淑伟

目的调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某地200名留守儿童与200名非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MHT(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状况、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评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其他监护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较差, 且不同监护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一大批未成年儿童被留守家中, 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儿童群体, 具体指的是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 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 一般由单亲或祖父母代为监护、抚养或自我监护, 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儿童。根据相关统计, 我国现有近2000万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关怀或家庭教育, 在心理或情感上未得到满足, 出现多种心理健康问题[1]。本文主要调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选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各200名为研究对象, 现将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地200名留守儿童与200名非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 其中留守儿童男90名, 女110名, 平均年龄(10.9±2.1)岁, 隔代监护61名, 长辈监护50名, 单亲监护70名, 同辈/自我监护19名;非留守儿童200名, 男女各100名,平均年龄(11.1±1.9)岁, 问卷回收率为100%。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儿童均给予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测查, 该量表主要适用于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诊断, 主要内容有8个方面, 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状况、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以及孤独倾向, 得分越高,表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 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比较 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状况、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评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见表1。

表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比较(±s, 分)

表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比较(±s, 分)

注:与非留守儿童比较,aP<0.05

量表 留守儿童(n=200) 非留守儿童(n=200)学习焦虑 8.6±1.5a 7.1±1.1对人焦虑 8.7±1.8a 7.2±1.3过敏倾向 6.5±1.8a 5.9±1.2身体状况 7.2±2.0a 6.5±1.9冲动倾向 8.5±1.3a 7.3±1.4恐怖倾向 7.7±2.1a 7.0±1.2自责倾向 6.8±1.7 6.7±1.8孤独倾向 5.7±2.1 5.6±1.8总分 55.7±9.6a 50.1±9.8

2.2 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得分 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优于其他监护儿童(P<0.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得分(±s, 分)

表2 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得分(±s, 分)

注: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与其他监护儿童比较, P<0.05

量表 隔代监护(n=61) 单亲监护(n=70) 长辈监护(n=50) 同辈/自我监护(n=19)学习焦虑 8.5±1.6 7.3±1.5 8.4±1.7 8.9±1.8对人焦虑 8.6±1.7 7.8±1.4 8.5±2.1 8.9±2.2过敏倾向 6.4±1.7 6.3±1.4 6.4±1.8 6.7±1.7身体状况 7.4±1.9 6.6±1.8 7.3±2.1 7.1±2.2冲动倾向 8.2±1.8 7.5±1.4 8.3±2.0 8.4±2.1恐怖倾向 7.8±1.9 7.2±1.3 7.8±2.1 7.7±1.8自责倾向 6.6±1.8 6.5±1.7 6.7±1.8 6.7±1.5孤独倾向 5.8±1.9 5.6±1.7 6.2±2.1 6.3±2.2总分 55.8±9.3 51.1±9.5 56.7±9.1 57.8±9.4

3 讨论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 为了加快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步伐,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 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证留守儿童能够充分接受健全、全面、正常的教育, 国家了加大重视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发展问题, 也越来越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看出,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还保持较为良好的状态, 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状况、冲动倾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以及孤独倾向评分也基本在正常水平内, 但各项内容评分与非留守儿童还存在一定差异性, 其中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学习焦虑以及情绪控制方面, 这与胡昆等[2]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儿童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儿童自身开始对人际交往、自身变化等方面形成一定认识与理解,这一阶段家长科学的教育与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 浓郁的亲情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但留守儿童因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出门打工, 由单亲或其他亲属进行监护, 儿童因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与亲情关爱, 易产生胆小、孤僻、自卑的心理情绪, 人际交往能力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因此焦虑问题严重;另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更易出现情绪控制问题, 主要表现在易紧张、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易怒等方面[3]。

除此之外, 不同的监护类型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 由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隔代监护、长辈监护以及同辈/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留守儿童由单亲监护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 这表明了父母在儿童发展时期具有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母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以及人格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与资金投入, 完善教育制度, 提高教育水平,积极对留守儿童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1]曹光海, 杜鹃, 赵洁.曲阜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济宁学院学报, 2009, 30(3):97-99.

[2]胡昆, 丁海燕, 孟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8):994-996.

[3]李万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6(1): 56-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88

2014-11-24]

466600 河南省西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身体状况单亲儿童心理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2:42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理财周刊(2022年4期)2022-04-30 21:32:54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4
论医学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心理关怀研究
卷宗(2017年16期)2017-08-30 11:17:18
单亲妈妈以爱的名义把女儿拉下水
单亲妈妈张柏芝
海峡姐妹(2016年5期)2016-02-27 15:19:58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隐性单亲”对儿童的危害及其解决途径
感觉不舒服
海外英语(2013年3期)2013-08-27 09: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