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体重增长幅度与巨大儿及产后出血发生的关系

2015-07-12 18:32:51董渭盈陈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重剖宫产产后

董渭盈 陈敏

孕期体重增长幅度与巨大儿及产后出血发生的关系

董渭盈 陈敏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幅度与巨大儿及产后出血发生的关系, 指导孕期体重控制, 降低母婴不良结局。方法1135例入院时无任何并发症及合并症且单胎足月孕妇, 根据产后出血与否分为:产后出血组(78例)和非产后出血组(105例), 对比两组产妇间体重增长情况。根据体重增长情况将所有产妇分为六组:体重增长<5 kg组(32例), 5~10 kg组(146例), 10~15 kg组(424例), 15~20 kg组(410例), 20~25 kg组(98例), >25 kg组(25例)。经比较六组产妇在年龄、孕次、产次及分娩孕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统计分析产妇中出现产后的出血比例、孕期体重增长幅度与巨大儿、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产后出血组孕妇体重增重为(15.30±4.810)kg, 大于非产后出血组孕妇的(14.24±5.508)k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体重增长超过20 kg的巨大儿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对母婴结局有较大影响, 对孕期体重进行合理的监控, 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妊娠;体重增长;巨大儿;产后出血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孕妇对孕期的保健理念和意识逐渐提高和加强。在这样的现状下, 也导致了部分孕妇不懂得合理饮食, 片面追求高营养, 致使其营养过剩, 孕期体重不断攀升。临床研究报道指出, 孕期产妇的体重增长幅度对母婴结局有直接的影响[1]。为更好的了解孕期产妇体重增长幅度与巨大儿及产后出血发生的关系, 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1135例入院时无任何并发症及合并症且单胎足月孕妇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1135例入院时无任何并发症及合并症且单胎足月妊娠孕妇进行统计分析。产妇年龄18~46岁, 平均年龄(29.36±4.31)岁, 身高145~183 cm, 平均身高(160.74±4.94)cm, 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17±1.78)周, 其中顺产508例, 剖宫产627例。根据产后出血与否分为:产后出血组(78例)和非产后出血组(105例), 对比两组产妇间体重增长情况。根据体重增长情况将所有产妇分为六组:体重增长<5 kg组(32例), 5~10 kg组(146例), 10~15 kg组(424例), 15~20 kg组(410例), 20~25 kg组(98例), >25 kg组(25例)。经比较六组产妇在年龄、孕次、产次及分娩孕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专人负责在门诊检查过程中对产妇的孕前体重进行调查、记录, 并且测量孕妇身高。在分娩前再次测量孕妇体重, 计算出孕妇在孕期的体重增长量, 并绘制体重增长统计图。并分别比较产后出血率、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体重采用生后立即称体重, 产后出血采用容积法及称重法。

1.3 诊断标准 巨大儿的诊断标准为出生体重≥4000 g;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为胎儿勉出后顺产出血量超过500 ml, 剖宫产出血量超过1000 ml[2];孕期增重=分娩前体重-孕前体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期产妇增重直方图 统计所有孕妇孕期体重情况做体重增长曲线, 孕期体重增长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曲线, 大部分集中在10~20 kg。见图1。

图1 孕期产妇增重直方图

2.2 非产后出血组与产后出血组增重情况比较 所有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和非产后出血的例数分别为78例、1057例,产后出血组孕妇体重增重情况明显大于非产后出血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非产后出血组与产后出血组增重比较 (±s, kg)

表1 非产后出血组与产后出血组增重比较 (±s, kg)

注:与非产后出血组比较, t=1.653601, P=0.017

组别 例数 增重均值产后出血组 78 15.30±4.810非产后出血组 1057 14.24±5.508

2.3 各组产后出血与巨大儿情况 统计不同体重增加组内,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比率以及出现巨大儿的数量。体重增长超过20 kg后, 孕妇产后出血比例增加, 且孕妇产下巨大儿的比例也增高, 且随着体重的增长比例不断增加。见表2。

表2 各组产后出血与巨大儿情况[n(%), n]

3 讨论

3.1 孕期增重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孕期增重超过10 kg,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开始上升, 超过20 kg明显上升;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和非产后出血的例数分别为78例、1057例, 产后出血组孕妇体重增重情况明显大于非产后出血组孕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有可能由于产妇在怀孕期间体重过多的增加, 脂肪堆积增加, 出现腹壁脂肪肥厚的情况, 这也就导致产妇腹压不足,不利于后期胎头下降。同时, 由于盆腔脂肪堆积, 缩小了胎儿可利用空间, 使胎头入盆晚, 甚至发生头盆不称的情况。因此延长了产程, 增加了产后出血量, 同时增高了产妇发生难产比率以及不能自然分娩转手术产的比率, 这与吴琦嫦等[3]的调查结果相符合。除此之外, 肥胖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分娩并发症。这是由于, 肥胖孕妇如采用阴道自然分娩, 会有较长的产程, 消耗的能量较多, 因出现宫缩乏力的情况较多, 也大大增加了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 产程停滞剖宫产几率也升高。另一方面, 和家属普遍认为一致的是产后出血与孕妇肥胖有关, 由于孕妇肥胖后如果采取自然分娩, 那孕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 基于此情况, 多数人出于安全需要或害怕疼痛会直接选择剖宫产。同时在剖宫产术后, 由于肥胖孕妇腹部脂肪层较厚, 产妇切口脂肪液化的现象也较容易出现。

3.2 孕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关系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产妇体重增长超过20 kg后, 孕妇产下巨大儿的比例增加, 且随着体重的增长比例不断增加, 新生儿体重与孕妇的体重有一定的相关性, 肥胖孕妇更容易生出巨大儿[4]。这是因为当孕妇体重超标后, 孕妇体内胎儿的体重也会相应增加, 这也就导致了巨大儿比率增高[5,6], 并且肥胖会导致孕妇内分泌代谢紊乱, 出现胎儿窘迫的几率增加, 也较易发生分娩中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同时, 孕前肥胖和孕期体重增加与子痫前期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 肥胖孕妇体内的血脂增高、前列腺素分泌较少、同时氧化物酶增加, 导致了血管收缩从而增强了血小板的聚集性, 诱发子痫[7]。此外, 巨大儿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会导致软产道的损伤, 提高了新生儿产伤的发生率。同时肥胖会增加产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出现[8], 从而进一步导致巨大儿的发生。

综上所述, 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对母婴结局有较大影响。因此, 在孕期需要加强孕期健康教育, 做好营养指导, 合理进食, 对孕期体重进行合理的监控, 将孕妇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1]宜小如, 毛学群.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11):1496-1497.

[2]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11.

[3]吴琦嫦, 李素芸.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1, 6(4):81-84.

[4]李伟, 倪思玲.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围产结局的影响.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 14(12):39-41.

[5]杜秋菊, 李李, 韩艳萍.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7(10):1197-1200.

[6]陈秋贵.巨大胎儿106例临床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16):58-59.

[7]弋妮妮, 王娟, 李敏.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增长与孕期并发症的关系.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59(120):2017-2019.

[8]马向洁, 张淑清, 金艳文, 等.孕前体重指数及孕前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河北医学, 2011, 2(4):523-525.

Relationship between gestation ponderal growth range and macrosomia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DONG Wei-ying, CHEN Min.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Guangdong Zhuhai City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Center, Zhuhai 519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station ponderal growth range and macrosomia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to guide gestation weight control, and to reduce adverse outcomes in mom and infant.MethodsThere were 1135 pregnant women of full term single birth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They were divided into postpartum hemorrhage group (n=78) and non-postpartum hemorrhage group (n=1057) by their postpartum hemorrhage condition.All women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by their ponderal growth as growth<5 kg group (n=32), 5~10 kg group (n=146), 10~15 kg group (n=424), 15~20 kg group (n=410), 20~25 kg group (n=98), and >25 kg group (n=25).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on propor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gestation ponderal growth range and macrosomia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ResultsThe ponderal growth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group was (15.30±4.810) kg, which was larger than (14.24±5.508) kg of nonpostpartum hemorrhage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Incidences of macrosomia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creased obviously in women who had ponderal growth more than 20 kg.ConclusionGestation ponderal growth range has huge influence on the outcomes of mom and infant.Implement of rational gestation monitor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Gestation; Ponderal growth; Macrosomia; Postpartum hemorrhag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66

2014-11-24]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董渭盈);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陈敏)

猜你喜欢
体重剖宫产产后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称体重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