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青 梁苑芬
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改善及心理状况影响的效果
黄梅青 梁苑芬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对痛经及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方法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均行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切除术, 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痛经改善情况及愈后心理状况。结果经对比观察, 实验组患者预后经期痛经程度改善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 实验组预后抑郁程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切除术后,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 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其痛经程度, 而且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 该病症痛经等临床症状严重不但降低妇女生活质量, 而且对患病妇女心理上的伤害巨大[1],近年来在常规西医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被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来。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对痛经及患者心理状况影响, 选取本院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年龄27~49岁, 平均年龄(35.01±10.38)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患者, 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所有研究对象符合手术指征, 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参与实验。对照组40例患者, 年龄30~49岁, 平均年龄(34.50±10.37)岁, 其中痛经程度为轻度的患者12例, 中度的患者19例, 重度的患者9例。实验组40例患者, 年龄27~48岁, 平均年龄(35.81±10.55)岁, 其中痛经程度为轻度的患者13例, 中度的患者19例, 重度的患者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切除术后,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的西医护理干预措施,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结合中医护理, 具体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①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对患者个人资料进行收集整理。②情志护理: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交谈收集患者的情志因素,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态度及气质等正性表现解除患者的焦虑与烦恼。③食疗保健:根据患者不同体质, 对患者饮食方进行一定的调整, 例如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对于该疾病患者术后饮食指导, 多食补血益气的食物, 饮食需清淡, 避免食用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④穴位按压:指导术后患者了解有助于机体恢复的穴位, 如耳穴压豆, 取神门、交感、脾、子宫、内分泌、皮质下等穴位, 用王不留行籽加压敷贴穴位,每日按压3~4次, 交代耳穴压豆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痛经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的例数, 痛经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标准为: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疼痛感明显消除, 全身症状显著缓解, 腰部疼痛感解除, 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即焦虑抑郁程度, 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评估内容24项, 采用0~4分的五级评分法, 0分为无, 1分为轻度, 2分为中度, 3分为重度, 4分为极重, 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根据得分情况评估患者抑郁程度,总分超过35分为重度抑郁, 25~35分为中度抑郁, 8~20分为轻度抑郁, 8分以下为无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痛经改善情况 经对比观察, 实验组患者预后经期痛经程度改善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的比较 经对比观察, 实验组患者预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的比较[n(%)]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高发的子宫内膜组织病变, 甚至影响妊娠, 导致不孕, 病程缠绵且反复发作, 不但严重降低妇女生活质量, 而且对患病妇女身心上的伤害巨大, 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2]。术后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告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表现, 以确保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做好术后排尿及阴道护理的工作以避免术后不必要的感染。术后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 以确保伤口无开裂、化脓及感染等现象;术后6 h密切监控患者各项生命指征, 包括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若发生异常及时处理[3]。
本研究显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后, 预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正能量, 促进患者乐观对待疾病, 有益于疾病的恢复。本研究还显示, 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痛经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切除术后,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 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其痛经程度, 而且还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张煜, 陈慧.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改善及心理状况影响分析.中医药导报, 2013, 19(11):128-129.
[2]陆波, 吕征琴.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4):454-455.
[3]胡敏, 洪威阳.中药分期与单纯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效果比较.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32(4):942-9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56
2014-12-05]
514011 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