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艳博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
屈艳博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症状病患的原因进行探究, 并对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多元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80例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并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分类,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全方位的护理模式对于重症监护室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状况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原因;多元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是本院监护和医治病情危重患者的集聚地。在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大多病情严重, 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严重减弱, 常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 容易导致各种类型并发症的产生, 其中尤以肺部感染出现的几率最大[1]。重症监护室患者一旦出现肺部感染的状况, 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甚至危及生命[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选择了本院 80例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并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护理。现将研究的方法、过程、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2012~2013年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并且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32~78岁, 平均年龄48.7岁;观察组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31~80岁, 平均年龄49.3岁。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病因、身体状况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者的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模式。多元化护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如下:①气管护理:保持患者创伤口周围所覆盖的纱布干净、干燥,一旦发现伤口出现组织液渗出, 立即对患者的创伤口进行细致检测, 谨慎判断其是否出现了感染情况, 若无感染情况,对创伤口纱布及时进行更新, 若出现疑似感染状况, 立即向医务人员汇报, 防止感染情况恶化[3]。同时, 对于器官插入内管套患者, 必须保证内管套在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措施。②口腔护理:由于处于昏迷状态的重症监护室患者无法通过食道进食, 唾液的分泌量也相应减少, 口腔的自我进化能力降低, 口腔内的细菌数量显著上升,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此类患者的牙齿和口腔内组织进行彻底的清洁, 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不同的患者的口腔内环境有所区别, 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 护理人员也必须选择相应的口腔清洁工具和清洁液, 如2%的硼酸溶液、2%的碳酸氢钠溶液、1%的双氧水等。③吸痰护理:对于部分需要进行吸痰患者进行吸痰护理之前, 务必保证吸痰管的清洁和无菌, 实施吸痰操作的护理人员事前清洗双手, 戴无菌手套。在实施吸痰的过程中, 吸痰管在进入气管前必须带负压(≤50 mm Hg, 1 mm Hg =0.133 kPa), 在大致进入气管插管末端时关闭负压后再继续插入吸痰管, 当吸痰管刺激气管使得患者产生咳嗽反应时,在打开负压, 同时进行左右旋转, 同时护理操作人员的动作必须轻柔。④消毒:保持重症监护室内病房内的空气纯净、新鲜, 时刻保持病房内地面的清洁, 并用含消毒剂的溶液对地面和病房内的桌椅进行灭菌擦洗。对于患者所直接接触的病床、床单、枕头套、病号服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并每日进行更换。病房内应时刻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进入病房的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应事先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4]。对于两组进行不同护理模式的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比较其感染的控制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病患肺部感染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病患肺部感染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有明显改善;无效:病患肺部感染症状与之前相比没有任何好转, 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肺部感染护理效果, 对照组患者12例显效, 18例有效, 10例无效, 肺部感染护理总有效率为75%;观察者患者16例显效, 20例有效, 4例无效, 肺部感染护理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护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护理有效率对比(n, %)
实验的数据显示, 引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诱因包括患者自身的因素、环境因素、人为操作不当因素、药物因素等几个方面[5]。基于此, 在实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 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应当针对上诉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症状的发生, 才能在肺部感染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得患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1]林骏, 尹艳军.高原地区神经重症监护室病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全科护理, 2012, 10(25): 2350-2351.
[2]高凤娥.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15): 2022-2023.
[3]杨磊.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分析及护理.全科护理, 2013, 11(9): 805-806.
[4]罗莉, 张明周, 刘双林, 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临床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19): 2040-2042.
[5]王选锭.重症肺部感染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策略思考.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3): 229-2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24
2014-11-17]
473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