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5-07-12 18:32:51蔚宝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洛韦轮状病毒

蔚宝萍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蔚宝萍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轮状病毒性肠炎6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3 d。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 (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全部病例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明显, 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更昔洛韦;西咪替丁;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儿腹泻。本病秋、冬季多发, 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 >4岁者少见, 男多于女。潜伏期为1~3 d。常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常先于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本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速度极快, 故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本文回顾2013年9月~2014年3月本院采用不同药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情况,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67例, 男31例, 女36例, 其中年龄半岁以下21例, 0.5~1岁14例, 1岁以上<2岁的19例, 2岁以上13例;全部患儿诊断符合轮状病毒肠炎标准[3]。临床症状为腹胀、腹鸣、腹痛、恶心、呕吐、轻度脱水、营养不良、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等。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6例, 其中男19例, 女17例;对照组31例, 其中男12例,女19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咪替丁10~15 mg/(kg·d)静脉滴注, 同时进行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更昔洛韦5 mg/(kg·d)静脉滴注, 均1次/d, 3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4]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2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d)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止泻时间 脱水纠正时间 治愈时间观察组 36 1.93±1.21a 1.51±1.32a 3.41±1.95a对照组 31 3.51±1.20 2.97±1.31 5.22±2.10

2.3 不良反应 两组全部病例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为双链RNA病毒, 电子显微镜下轮状病毒有独特的形态如车轮状[5]。轮状病毒进人体内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的生理特征。入侵病毒量多及免疫功能低下时有助于病毒侵入机体肠上皮刷状缘的乳糖酶, 含量较多时如在婴儿时期则容易感染轮状病毒, 随年龄增长此酶量减少, 易感性下降[6]。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呈次数多、量多、水分多的黄绿水样或蛋花样大便, 无脓血便。可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常规多正常, 大便常规多有不消化的成分, 可有少许红白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多正常[7]。Parash等[8]通过对全球轮状病毒患儿的发病和死亡调查后得出结论:小儿在5岁以前, 几乎每个儿童都将患l次轮状病毒肠炎。因此,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值得临床关注。

西咪替丁作为H2受体阻滞剂, 可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免疫功能, 可以有效缓解轮状病毒(RV)引发肠炎的临床症状, 用药起效快。并且西咪替丁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和抗病毒感染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效果明显[9]。更昔洛韦属新型开环类型核苷药物, 具有广谱抗DNA病毒作用, 并能抑制病毒复制。更昔洛韦与西咪替丁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治愈腹泻患儿的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 可减少体液渗出, 缩短病程, 取得提前治愈的临床疗效。陈富超等[10]通过Meta分析, 结果显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高于更昔洛韦、西咪替丁与利巴韦林。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RV肠炎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 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且临床指标改善明显, 说明两药联合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安全有效的, 比单用西咪替丁治疗效果更佳。

[1]王化珍.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8):842-844.

[2]乐敏飞.西咪替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5例.中国药业, 2012, 21(9):86-87.

[3]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94, 296-298.

[4]戴宪国, 莫纯坚, 周宜兰.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0例.陕西医学杂志, 2007, 36(1):100-102.

[5]罗用.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2):13-14.

[6]马春红, 洪海军.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3):635-637.

[7]雷辉, 邵荣昌.轮状病毒性肠炎207例临床特征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4):347-348.

[8]Parashar UD, Hummelman EG, Bresee JS.Global illness and deaths caused by rotavirus disease in children.Emerg Infect Dis, 2003, 9(5):565-572.

[9]刘卉.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2):232-233.

[10]陈富超, 方宝霞, 李鹏, 等.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Meta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23): 2871-28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081

2014-10-20]

110024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洛韦轮状病毒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5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家庭医学(2016年3期)2016-04-05 22:23:01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铺棉灸合并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