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015-07-12 18:32:51张书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麝香缓释片稳定型

张书军

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张书军

目的对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7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6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间期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 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值得临床推广。

不稳定型心绞痛;美托洛尔缓释片;麝香保心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 具有病情重、病情发展快的特点, 若不及时治疗, 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美托洛尔缓释片为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药物, 能够有效保护心血管;麝香保心丸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作者对本院收治的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7例, 其中男54例, 女40例, 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7.1±12.2)岁;35例初发劳累型、29例恶化劳累型、18例自发型、12例混合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西药治疗, 主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河北三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341;25 mg)、单硝酸异山梨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105;20 mg)、辛伐他汀(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制药一厂;国药准字H20093988;20 mg)等药物,其中,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 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次, 2次/d;辛伐他汀:20 mg/次, 1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190;25 mg)联合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1020068;每丸重22.5 mg)治疗, 其中美托洛尔缓释片:12.5~25 mg, 2次/d;麝香保心丸:2丸/次, 3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绞痛发作频率、时间以及间期。

1.4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治疗后, 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基本消失, 与用药前相比, 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80%;有效: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硝酸甘油日消耗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无变化甚至增加,硝酸甘油日耗量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显效22例, 有效9例, 无效16例, 总有效率为66.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间期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 时间 发作频率(次/d) 发作持续时间(min) 发作间期(d)治疗组 治疗前 11.29±0.71 7.52±1.43 1.68±0.59治疗后 2.34±0.18ab 2.86±0.42ab 6.04±1.05ab对照组 治疗前 11.74±0.66 7.42±1.40 1.66±0.55治疗后 6.17±0.49a 5.29±0.95a 3.32±0.70a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一种冠心病急性心脏事件, 是一种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 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重要成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继发性病理改变, 如斑状纤维帽破裂、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破损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集成血栓、表面为血小板聚集等, 进而有效降低局部心肌血流量, 导致发生缺血性心绞痛。如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则会导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冠心病的危险阶段, 对其采取抗缺血、防栓治疗, 疗效不为理想。首次发作1个月后, 约会发生5%~10%的死亡率与再梗死率。以往临床治疗主要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和抗心肌缺血药物, 但其会增强反射性心律, 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颜面潮红以及搏动性头痛等症状, 且持续超过24 h, 会导致发生耐药, 并给临床应用效果产生限制。因此, 选择一种有效性、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本组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 其中, 美托洛尔缓释片为一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不具有内源性拟交感神经活性, 能够降低患者的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并减少心肌耗氧量;药理研究表明[3], 其能够减少心肌氧耗量,减少运动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并增加心肌小动脉阻力,使血流经侧支循环流到缺血区域;另外, 其能够使氧解离曲线朝右移动, 进而加大心肌细胞供氧量, 对游离脂肪酸形成产生抑制, 改善缺血区域心肌细胞摄取的葡萄糖, 最终起到改善心肌有氧代谢的作用;此外, 其应用基质包埋技术, 能够使药物在高分子材料形成骨架中直接分散, 并减慢药物释放速度。麝香保心丸是纯中药制剂, 成分主要包括麝香、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牛黄以及人参等成分, 主要具备益气强心、温通以及理气止痛的作用, 主药为麝香、蟾酥以及苏合香, 主要具备芳香通窍、辛开散结的作用;人参以补为通, 保障气行和血行的畅通;牛黄具备化痰开窍的作用;冰片具备以利行血、辛凉通窍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4], 其能够扩张冠状动脉, 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血脂;另外, 能够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C-反应蛋白等炎症介质水平,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超微结构,减少自由基给血管内皮带来的损坏。本组结果表明,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间期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采取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1]徐丽.探讨不同剂型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吉林医学, 2014, 1(27):6008-6009.

[2]苏枫, 陈德, 马瑾, 等.两种剂型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12):2301-2304.

[3]杨璇, 李长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2, 22(1):57-58.

[4]顾维国.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1):16-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053

2014-11-05]

456300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麝香缓释片稳定型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天津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6-01 12:16:06
勐腊毛麝香化学成分研究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10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06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04
人工麝香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