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2015-07-12 18:32:51苏伟坤叶少腾陈嘉欣蓝创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腓骨胫骨膝关节

苏伟坤 叶少腾 陈嘉欣 蓝创新

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苏伟坤 叶少腾 陈嘉欣 蓝创新

目的探讨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15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患者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采用HSS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33%,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00%小于对照组患者18.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截骨术;胫骨骨折;可行性分析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即骨折累及胫骨外髁后半部分, 主要表现为劈裂、塌陷[1]。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 因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比较容易伤及腘动静脉、腓总神经, 因而选择切实可靠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本文就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接诊的15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患者, 男54例, 女21例, 年龄22~61岁, 按Schatzker胫骨平台骨折分型:Ⅱ型35例, Ⅲ型13例, V型27例;对照组75例患者, 男52例, 女23例, 年龄为20~58岁, 按Schatzker胫骨平台骨折分型:Ⅱ型37例,Ⅲ型18例, V型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 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仰卧位, 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手术, 于膝关节下约1 cm处做横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筋膜, 纵向切开骨膜及关节囊, 剥离骨膜充分暴露膝关节, 对骨折部分进行复位, 使用钢板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经膝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 于膝关节下约1 cm处做横切口, 至胫骨外踝的后缘, 在腓骨颈处截断腓骨, 将关节囊切开,使胫骨外后髁充分显露。骨折复位以及固定与观察组相同。对患者进行8~24个月的随机走访, 观察其骨折的愈合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参考DeCoster标准进行评定[2]。显效:术后复查X线片, 骨折部位完全矫正愈合, 能正常负重活动;有效:术后复查X线片, 骨折部位基本矫正愈合, 能正常负重活动, 出现并发症但治疗后痊愈;无效:术后复查X线片, 骨折部位未完全矫正愈合, 出现复位不全、错位等;需进行二次手术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采用HS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 χ2检验, 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 采用HSS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33%,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5 38.12±4.18 81.46±3.82对照组 75 39.37±3.69 60.53±4.08 t 1.9415 32.4304 P 0.0541 <0.01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多因膝关节在屈曲时受轴向压应力和外翻力股骨外髁撞击胫骨平台外侧或者后外侧而引起的,骨折线大多是位于冠状面, 其主要的表现为关节面的劈裂、塌陷等[3]。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属关节内骨折, 需要通过手术来达到解剖复位, 选择不同的手术, 其膝关节的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差别[4]。有研究报道, 采用经膝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 手术术野小, 手术时间长, 术中出血量多, 存在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 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 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也欠佳, 治疗的总有效率也差强人意[5,6]。本研究显示, 采用HSS对经膝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仅有(60.53±4.08)分, 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18.67%, 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低至77.33%, 得到与上述类似的结果, 由此可见, 采用经膝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其疗效欠佳,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专家学者对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手术方法不断进行改良, 相关研究显示, 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较传统治疗具有很多优点, 其手术术窗开阔, 手术时间短, 出血量少, 并且能有效避免对腘窝血管以及腓总神经的损伤;术后膝功能恢复良好, 恢复时间短, 并发症少[7,8]。本研究显示, 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达(81.46±3.82)分, 其并发症发生率仅8.00%, 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33%。充分体现了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 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显著, 预后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

[1]张青松.胫骨骨折术后隐性感染患者病原菌检测及感染因素分析.医学信息, 2014, 23(10):455-456.

[2]赵卫, 张继荣.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置入治疗胫骨骨折29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30):5684-5688.

[3]朱龙章, 薛锋, 韩本松, 等.髓内针置入内固定胫骨骨折后膝关节功能比较及组织学评价.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43):8079-8082.

[4]齐新德.不同治疗方案对老年胫骨骨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4):2790-2791.

[5]周新华, 吕明, 吴坚, 等.改良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5(2): 199-202.

[6]姜华, 吴璇昭, 陈刚, 等.一期复位并截骨术治疗学步期TonnisⅢ~Ⅵ度DDH的早期效果评价.重庆医学, 2014, 63(14): 1716-1717.

[7]王红强, 高延征, 王振, 等.一期后路经椎弓根截骨术治疗胸腰椎后凸畸形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1, 51(19):47-48.

[8]张雁伟, 程晓光, 吴志刚, 等.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周围截骨术前的三维CT测量.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0(5): 339-342.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fibular osteotomy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SU Wei-kun, YE Shao-teng, CHEN Jia-xin, et al.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 Guangdong Pun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Puning 5153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fibular osteotomy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Methods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75 cases received fibular osteotomy approach surgery.The control group with 75 cases underwent knee joint 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Comparisons were made on rehabilitation of knee joint, curative effect,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HSS score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knee joint function after surgery.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001).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s 97.33%,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77.33%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00%, which was lower than 18.67%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fibular osteotomy approach surgery has precise effect in treating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Osteotomy; Tibial fractures; Feasibility analysi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002

2014-11-17]

515300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骨外科

猜你喜欢
腓骨胫骨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16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运动精品(2017年3期)2018-01-31 01:55:43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3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