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数字计时器的系统设计与型式试验

2015-07-02 08:42:34胡丹张茜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抗扰度计时器数码管

胡丹,张茜

(1.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西安710048;2.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

引 言

目前市场上计时器种类很多,并且有部分厂家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但有的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对生产质量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在芯片的选择和整个系统可靠性试验方面都没有很好地把关,而且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数码管质量较差,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应用于复杂的环境。单片机数字计时器体积小巧、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复杂的工作环境。

1 硬件设计

1.1 系统结构

系统主要由电源模块、输入部分、控制部分和显示部分组成,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1.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控制部分选用40引脚单片机PIC16F887,该单片机采用了精简指令集、哈佛总线结构和二级流水线,价格低、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单片机最小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由PIC16F887单片机、复位模块、4 MHz外部晶振、排针等组成。其中,7引脚、8引脚、28引脚VDD为电源端,接工作电源DC 5 V。6引脚、30引脚、31引脚VSS为接地端,直接接地;32引脚、33引脚接4 MHz外部晶振,电容取22 p F;VPP复位端接上拉电阻连接到工作电源。

1.3 显示部分

显示部分采用工业级4位7段数码管动态显示,这样可以节省I/O口,而且功耗低。显示部分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显示部分电路图

1.4 输入部分

输入部分有两路独立的启动/停止端和复位端,互不干扰。输入通道采用光耦TLP521做隔离,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输入部分电路如图4所示。

1.5 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为24 V转5 V稳压隔离电源模块,输入电压范围宽,工作可靠稳定。输入电压范围为DC 18~36 V,输出电压5 V,输出功率5 W。电源部分电路图如图5所示。

2 软件设计

计时器控制程序采用中断触发方式,选用定时器1进行定时计时,其具有两路独立的启动和停止端口以及与之对应的独立的复位端口,分别命名为“启动/停止1”、“启动/停止2”、“复位1”和“复位2”。各控制端口采用DC 24 V电平触发工作方式,两路控制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2.1 主程序流程图

当第1路控制端接通DC 24 V电平时,计时器开始计时,断开时,计时器停止计时,数码管闪烁显示当前计时提示,直到复位端接通DC 24 V电平时计时器复位,计时清零。两路控制端是独立的,第1路控制端启动计时,只能由第1路的复位控制去复位和清零,当第1路启动计时且未复位时,第2路启动计时和复位操作无效。第2路控制与第1路相同。主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4 输入部分电路图

图5 电源部分电路图

2.2 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选用的数码管为4位7段动态显示,根据计时范围小数点自动移动。当计时数据大于等于0且小于10,显示个数位和3位小数位;当计时数据大于等于10小于100,显示两位整数位和两位小数位;当计时数据大于等于100且小于1000时,显示3位整数位和1位小数位;当计时数据大于等于1000且小于10 000时,显示四位整数位;当计时数据大于等于10 000时,显示复位从0开始,但是系统内部累计计时,不清零,直到手动复位清零。

小数点显示控制程序:

图6 主程序流程图

数码管点亮程序:

2.3 控制模块

控制程序采用终端电平中断触发方式,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

2.4 延时模块

3 型式试验

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分别对该设备进行了功能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环境试验。

3.1 功能试验

在功能试验中,设备运行良好,能够很好地实现所设计的各项功能。计时器计时范围为0.000~9 999 s,当计时达到9 999 s后,计时器从0.000重新开始计时,且运行30 000 s后误差不大于1 s。

3.2 电磁兼容试验

按照TB3073-2003的规定,在电磁兼容实验中做了以下试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和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改进。

3.2.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当在电源端口接线端子加空气放电8kV干扰时,计时器出现错误复位情况,经分析应该是接线端子质量问题,更换为台湾町洋的接线端子后,计时器工作正常,没有再出现在空气放电干扰下的复位情况,设备工作正常。设备通过了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3级A类。

3.2.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当给电源线加+2kV/5 kHz和-2kV/5 kHz干扰时,计时器显示闪烁,不能正常计时,据观察显示是300 ms复位一次。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是由间隔为300 ms的连续脉冲串构成,经分析是由于电源没有加防护电路而使干扰直接影响到正常计数。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选择在电源口增加如图7所示的滤波电路,使设备顺利通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3级A类。在试验中和试验结束后,设备工作正常。

图7 滤波网络

3.2.3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当给电源端加冲击时,击穿了电源端的CBB电容和二极管,说明防护电路还不够完善,还需改进。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在电源端口并联了一个TVS管和压敏电阻,使设备通过了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3级A类。选择的滤波电路如图8所示。在试验中和试验结束后,设备工作正常。

图8 滤波网络

此外,计时器顺利通过3级A类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和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干扰试验中和实验结束后,受试设备均能正常工作。

3.3 高温试验

在+70℃下2 h升温和保温过程中,计时器能正常工作,试验后从试验箱内取出试品,在常温下放置2 h后,计时器能正常工作。

3.4 低温试验

在-40℃下2 h降温和保温过程中,计时器能正常工作,试验后从试验箱内取出试品,在常温下放置2 h后,计时器能正常工作。

3.5 交变湿热

设备在经过循环次数为12周期的交变湿热(高温40℃)后,潮湿绝缘电阻不小于1.5 mΩ。

①潮湿绝缘电阻:在交变湿热最后一周期结束前2 h在试验箱内测试;

②绝缘耐压:试验结束后,试品从试验箱内取出在常温下放置恢复2 h,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复试时的电压值为原实验值的75%,历时1 min,试验期间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结 语

数字计时器选用PIC16F887单片机,价格低、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显示部分选用了工业级4位7段数码管动态显示,显示稳定;输入通道采用光耦TLP521做隔离,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隔离,抗干扰能力强,传输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电源模块选用稳压隔离电源模块,输入电压范围宽,工作可靠稳定;计时器体积小巧,计时准确,精度高。该计时器通过了电磁兼容试验和环境试验,能够应用于复杂环境条件,工作可靠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学海.PIC单片机原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4]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邱关源,罗先觉.电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抗扰度计时器数码管
松鼠的计时器
超高精度计时器——原子钟
Arduino编程
电脑报(2019年2期)2019-09-10 07:22:44
MC9S08FL16单片机数码管静态显示分析
科技风(2019年13期)2019-06-11 13:38:30
电梯控制柜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技术应用
单片机控制的四位数码管动态显示编程
时代农机(2019年2期)2019-04-24 01:20:14
基于Qt的数码管数字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抗缪勒氏管激素:卵巢功能的计时器!
妈妈宝宝(2017年2期)2017-02-21 01:21:22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基于ZigBee的电能表EFT/B抗扰度自动测试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