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命题法则探究

2015-06-30 10:02:33代英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7期
关键词:导语作文题闪光点

代英

作文教学中的命题技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写作思维。下面我将自己多年来的做法整理出来,希望得到更多老师的帮助与批评。

一、命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命题时只要能搔到痒处,他就会将自己的心里话掏出来,饱含感情地在作文的字里行间渗透出来。例如:我在一堂作文课上,首先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同学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真不容易,这其中浸透着父母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上个星期我们班陈兴同学的母亲来教学楼边的一场对话使我深受感动:他母亲将家里仅有的十个鸡蛋拿到集市上换来十元钱,自己舍不得用掉一分,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急着将仅有的十元钱交给儿子,就急匆匆地要赶着回家,陈兴同学问:‘妈,你不赶集了?他母亲很轻松地说:‘我不赶集了,仅有的十元钱都给了你,看你好不好好读书。”于是我以此番话为契机,先让学生仔细回忆生活中母亲关怀自己的事例,然后再板书本次作文的题目:《母亲,你真伟大》,经过四十分钟的写作,许多同学的话诉诸于文字,封闭起来的心事吐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因就是命题使其能够满怀激情,写作的欲望被点燃了。

二、命题要能让学生挖掘自己亲身生活中的闪光点

作文命题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物、耳闻目睹的事件中去发掘其中的闪光点来命题。如:我在指导初二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就从本周发生在本班的事件入手:一位同学违反学校和班级规定,课常上玩手机游戏,玩到尽兴时,居然忘了是在课堂上,竟发出响亮的游戏声音,结果手机被科任老师给收了交到了学校政教处。事后从他跟我说的话里,我听出了他居然认为这是小事一桩,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在对他进行了教育之后,本周的作文课要求全班同学对这件事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板书作文题目《这是小事一桩吗》让学生写作,其他同学也受到了教育,虽然作文已完成,可意犹未尽,觉得还有很多话要说。

三、结合教材命题,充分发挥教材的向导作用

作文教学不应该脱离教材的编排体系去进行混乱的作文训练。如初一是记叙文训练,初二第一个学期是说明文训练,第二个学期是议论文训练,初三要求会写各种体裁的文章。在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中,命题也应以本册教材为依据,由浅入深地进行,充分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让学生既学到了文章的知识,又掌握了该类文体的写法。例如:在教学了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之后,就结合学生入学时,父母送到学校,帮助报名,安排床位,买好生活用品,离开时千叮咛,万嘱咐的情景,再结合所学的课文《背影》,以《背影》为范例,要求学生以《爸爸、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为题写一篇安慰父母的文章。这样,在作文中学生学会了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珠方法,又掌握了该文的内容,将该文中写父子深情的方法加以运用,写出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抚之情,在文中充满了一种浓浓的父子或母子情意。

四、命题要能让学生进入写作的意境

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时候,在作文前先讲述发生在二十年前本地的经济、交通、建筑等情况,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闭路电视,坐车要排队买票,有时还买不到票,外出办事被耽搁等情况,大谈了二十年来本地的巨大变化和自己的感触,然后以《三十年后的家乡》为题进行写作,学生触景生情,一挥而就。良好的写作意境,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五、注意写好作文题后的导语

命好作文题后,如果我们再在题目下写些抒情导语,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或打动学生的情感,或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效果会更好,如初三毕业前夕,要求学生以《留在心底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抒情性文章。此时如果再在题后加上导语:“时间如流水,转眼我们就要毕业了,要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唇齿相依的同学离别了,这里是我们奋力一跳的起点,人生拼搏的开始,三年来,一定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事;忘不了伤心的时候是谁给我们的安慰,失败的时候是谁给我们的鼓励,生日又是谁为我们送上祝福……”短短的几句导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事物,蕴藏着的各种情感,纷纷涌现出来,就会写出一篇篇表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情的优秀文章。

六、注意命题的新颖、得体

命题的新颖,就是要力求不落俗套、得体,就是我们在拟制作文题的时候,必须认真思考。考虑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细心掂量,精密辨析,力求在平凡中见新奇。也就是说题目的视角越小越好,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题目命大了,他们不是政府公务员,亦非商界老总或管理者,他们没大事可写的。题中应有之义应是他们的智慧触须能感觉得到的,要求他们将细节写鲜活,在鮮活细节的基础上抒情或议论,这样,作文就能收到以小见大之效,就能写成功了。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恰当的作文题目,能使学生不再把写作文看作一种负担,而是把写作文看作是一种抒发情感,挖掘生活中闪光点,积累生活素材的乐趣,如何根据作文教学规律和中学生心理特征命题的技巧,我还会继续探索下去的。慎重写出来,敬请老师们多多帮助与批评。

猜你喜欢
导语作文题闪光点
你的缺点,也是你的闪光点
青年文摘(2025年2期)2025-02-22 00:00:00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04
导语
戏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 03:10:03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13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