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预对高危儿早期智能发育的影响

2015-06-27 05:53:44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危儿月龄智力

沈 华

(西电集团医院,陕西西安 710077)

社区干预对高危儿早期智能发育的影响

沈 华

(西电集团医院,陕西西安 710077)

目的 探讨早期社区干预对高危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西安桃园社区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月龄小于42天的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169例)和对照组(162例)。干预组定期进行监测随访,根据每次的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同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进行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健管理。在3、6、9、12个月时对两组儿童行肌张力和姿势异常的检查。在3、6、12个月时评定两组儿童智能发展状况。结果 干预组儿童6、9、12个月时肌张力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10~9.69,均P<0.05)。干预组6、12个月时智力指数(MDI)得分和3、6、12个月运动指数(PD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3.29~5.13,均P<0.05)。结论 社区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力发育,降低精神发育迟缓率。

高危儿;社区干预;早期;智能发展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技术的提高,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高危儿有脑损伤的潜在危险,是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和心理行为异常的病理基础,是导致儿童残障的主要原因。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丰富的环境和经验刺激可促进婴幼儿脑神经元突触的形成和增值,在损伤部位的周围有效的实行改组或重建,使脑功能恢复正常[1]。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儿童保健服务逐步覆盖到城乡基层,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适用于社区高危儿监测和干预的管理模式和工作规范。为探讨社区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对社区实施“医生一家长一儿童”的干预模式和常规干预模式进行比较,探讨社区高危儿管理模式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出生月龄<42天来西安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352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高危因素符合《高危儿保健》的诊断标准[2]。高危因素包括: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窒息、颅内出血和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等。并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176例)和对照组(176例)。

1.2 干预方法

干预组:从被选为干预组开始,社区医生指导家长按照《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内容进行家庭训练[3],对高危儿定期进行监测随访。根据每次的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对发育基本正常的采用家庭指导的方式,在语言、运动、认知、社交以及早期营养、养育环境等方面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训练。要求每周干预不少于4次,每次训练项目达到视觉、听觉、俯卧抬头、练爬、按摩和手的动作训练6项中达4项以上,持续训练8个月以上;对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脑损伤早期表现的运用按摩、运动疗法等进行一对一门诊干预训练,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发育;对确诊为“脑瘫”、“智力低下”等明显发育障碍的转相关康复机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日常保健管理,进行喂养、营养的指导和体格发育检查,复查发现肌张力和姿势异常者进行常规干预或转诊。

1.3 效果评价

两组高危儿在3、6、9、12 个月时参照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检查肌张力、姿势等[3]。在3、6、12个月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儿童的发展状况,该量表包括智力量表(MDI)、运动量表(PDI)。智力量表包括认知、语言、社会能力;运动量表包括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测量结果分为3类:69分以下为发育迟滞,70~79分为临界状态,80分及以上为发育正常[4]。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在352例被研究高危儿中,有21例失访,有169例干预组儿童和162例对照组儿童完成了该研究。两组儿童出生时孕周、体重、性别和高危类型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说明两组儿童具有可比性,结果可信。

表1 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儿童不同月龄段肌张力、姿势异常情况比较

干预组儿童6、9、12个月肌张力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月龄时,干预组儿童肌张力异常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姿势异常率比较结果为,各月龄段干预组儿童均低于对照组儿童,但只有9月龄时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 两组儿童不同月龄发育商得分比较

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得分如表3所示,除3月龄时MDI得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得分均为干预组儿童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3、6、12月龄组,MDI得分异常检出率(80分以下)在实验组分别为26.6%、15.4%和6.5%,在对照组分别为27.2%、25.3%和28.4%,两组儿童MDI得分异常检出率在6、12月龄有统计学差异(χ2值为5.05和27.79,均P<0.05)。在3、6、12月龄段,PDI得分异常检出率在实验组分别为23.7%、10.7%和3.5%,在对照组分别为24.7%、22.2%和12.3%,两组儿童PDI异常检出率在6、12月龄段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8.11和8.84,均P<0.05)。提示早期社区干预对高危儿智力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表2 两组儿童不同月龄段肌张力、姿势异常情况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abnormal muscle tension and posture at different age between two groups[n(%)]

表3 两组儿童不同月龄段DQ得分比较

3 讨论

婴幼儿智力发育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同原因的高危儿,损伤因素和对干预的反应也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按照就诊顺序将被研究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儿童出生时一般情况和高危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儿童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结果真实、可信。

本研究采用在医师指导下的家庭干预和医院综合康复治疗的模式对社区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治疗。随访观察到干预组儿童肌张力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儿童,且在6、9、12个月龄段,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运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两组儿童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儿童的MDI和PDI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在12月龄时,干预组MDI得分异常检出率为6.5%(11例),对照组异常检出率为为28.4%(46例);干预组PDI得分异常检出率为3.5%(6例),对照组异常检出率为为12.3%(20例)。这个结果充分说明了早期康复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降低智力低下和脑瘫发生率,改善其预后,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5-6]。0~2岁是人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的时期。神经元的树突生长和髓鞘形成在生后前2年非常迅速。由于有害因素的影响,高危儿的神经细胞生理学死亡增加,但脑的某些区域甚至在生后还能再生新的神经细胞,晚期神经细胞移行在大脑皮层持续到生后5个月,小脑皮层持续到生后12个月[7]。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后,仍可在功能上形成通路,如轴突绕道投射,树突出现不寻常的分叉,并产生非常规性的神经突触,以达到代偿的目的[8]。年龄越小受伤大脑代偿能力越强,代偿能力最好。因此在此期问给予脑损伤高危儿有计划、有目的、丰富的环境刺激和功能训练;将大大促进受损伤大脑的可塑性,达到良好的功能代偿。通过本研究我们体会到在医师指导下的家庭干预方式经济、有效方便,切实可行,容易推广,适合在社区开展。

总之加强对高危儿的管理,在医师指导下的家庭干预和医院综合康复治疗的社区干预模式,能够使脑损伤高危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到很好的代偿,促进其神经心理发育,降低智力低下和脑瘫发生率,改善其预后,提高脑损伤高危儿生存质量。

[1]黄友旗,何彩霞,许少琼,等.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J].中国康复,2009,24(4):233-234.

[2]谢鹏,林义雯,谢玲.高危儿保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67.

[3]鲍秀兰.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348-357.

[4]尤嘉,陈艳妮,吴俊雅,等.高危儿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管理模式价值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5):560-562,572.

[5]李小燕,王慧琴. 高危儿早期干预600 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4,18(6):1129-1130.

[6]刘一凡.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36-1138.

[7]Kersbergen K J,Leemans A,Groenendaal F,etal.Microstructural brain development between 30 and 40 weeks corrected age in a longitudinal cohort of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J].Neuroimage, 2014,103:214-224.

[8]Kwon S H, Scheinost D, Lacadie C,etal.Adaptive mechanisms of developing brain:Cerebral lateralization in the prematurely-born [J].Neuroimage,2015, 108:144-150.

[专业责任编辑:刘黎明]

Effects of early community interventions on mental development of high-risk infants

SHEN Hua

(HospitalofXidianGroup,ShannxiXi’an710077,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arly community interventions on mental development of high-risk infants. Methods The high-risk infants younger than 42 days old and taking health care in Taoyuan community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n=169) and control group (n=162) by the turn of visit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monitored and followed up regularly,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were planed for them based on evaluation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eir parents were taught to do early education for infants at home.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health care management. The percentages of infants with abnormal muscle tension and postu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at the age of 3, 6, 9 and 12 months. Mental development was assessed at the age of 3, 6 and 12 months for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infants with abnormal muscle tension at the age of 6, 9 and 12 months was low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χ2=7.10-9.69,P<0.05). The scores of MDI at the age of 6 and 12 months and the scores of PDI at the age of 3, 6 and 12 month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3.29-5.13,P<0.05).Conclusion Early community intervention for high-risk infants can promote their mental development and reduce the rate of mental retardation.

high-risk infants; community interventions; early stage; mental development

2015-01-06

沈 华(1970-),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社区儿童保健工作。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2.012

R722

A

1673-5293(2015)02-0202-02

猜你喜欢
危儿月龄智力
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儿管理中的应用
2017—2018 年南通市基层转诊高危儿情况比较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科学生活(2019年7期)2020-01-01 08:28:02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依托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探索高危儿管理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