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到个人,大到企业,皆如此。中国文化历来允许人们犯错误,但讨厌人们犯错误后不长记性,“吃一堑,长一智”的告诫大概由此而生。事实上,面对产品质量多次被曝出不合格,很多服装企业还真不会“长记性”,别说主动向消费者道歉,就连面对记者采访,也是能躲则躲,敷衍了事。知名服装企业亦是如此。
那么,对于被查出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企业最终会怎么处理?会不会改头换面后继续在流通领域大肆售卖?记者做了相关调查和采访。
回顾:品牌大,问题也不小
4月27日,吉林省工商局发布了流通领域纺织品、小家电质量抽查检验结果。据悉,此次抽查了长春辖区内部分批发市场、商场等经营场所,对内衣、家居服、抓绒衣、牛仔裤、床上用品、电饭锅、榨汁机和电水壶开展了商品质量抽查检验。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此次共抽查出的12批次不合格纺织品中,大多数是在市场上热销并广受消费者青睐的“大品牌”,如杰克琼斯、班尼路、艾格、美特斯·邦威等。而且甲醛含量超标、pH值不合格、色牢度不达标、纤维含量与标识不符等,当前服装市场最常见的几种质量问题,几乎都被这12批次产品囊括进去,实在是有点任性。
比如,杰克琼斯一批牛仔裤甲醛含量超标;班尼路和美特斯·邦威分别有一批次牛仔裤pH值不合格;V·S HOLIDAY和艾格分别有一批次牛仔裤纤维含量与标识不符;韩国三星法绅贸易有限公司旗下“滨波”一批次T恤耐水、耐汗色牢度不合格。
相比服装的内在质量,恐怕更任性的还要数价格,尤其是杰克琼斯,其多次占据男装销量第一的位置,随便一款牛仔裤,价格也都在499元以上;而艾格、美特斯·邦威等,也是在中等消费群体中销量很高的产品,艾格一件连衣裙售价也在300元到700百元之间。
搜索发现,此次被曝光的品牌中,大多数已有“前科”——产品并不是第一次被抽查出质量不合格。2014年6月23日,北京市工商局发布的服装质量抽检结果中,杰克琼斯一批靛蓝色衬衫色牢度不合格;2014年9月,广州市消委会公布的休闲服装商品比较试验结果中,艾格一批次连衣裙接缝性能不达标;同年7月,中消协公布的北京市场30款防晒衣防晒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星法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PaRido”防风外套不达标。
看来,这些表面风光的“大牌”们,内部质量也不过如此。为此,记者就此次出现质量问题的5家品牌企业进行后期采访调查,试图寻找服装屡现质量问题的真相,并查访了问题产品的来龙去脉。
调查:五大企业一个应答
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记者集中对此次抽查出质量问题的5家企业进行了后期采访调查。
经过上网搜寻基本资料和联系方式后,5月11日,记者分别致电“V·S HOLIDAY”的生产厂家——中山尚品服饰有限公司、“班尼路”生产厂家——广州友谊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杰克琼斯”生产厂家——绫致时装(天津)有限公司、“艾格”生产厂家——上海英模特制衣有限公司和“滨波”生产商——三星法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经过4天的沟通等待后,只有上海英模特制衣有限公司就此事件做出了回应,其余4家企业中,有的干脆拒绝接听记者电话,有的则躲避采访不予正面回答,还有的递交采访提纲后就销声匿迹。大致情况如下:
在记者通过前台联系到上海英模特制衣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赵小姐并说明所要采访内容之后,赵小姐说:“我们会核实相关情况,如果情况属实,会跟相关人员讨论后尽快做出答复。”
随后,记者通过邮件递交了采访函。赵小姐表示邮件已经转交公关部门,之后会有人主动联系记者做出答复。
两天后,记者收到了该公司公关部杨裕琳的邮件,内容是关于产品质量被检出不合格的回复。邮件中表示:此款的牛仔款原标注成分是:46.2%粘胶纤维、28.1%棉、24.5%聚酯纤维、1.2%氨纶,而后来在品牌仓库和店铺抽查测试中,我们发现该款的纤维成分是:6.2%的粘胶纤维、67.1%的棉、25.8%的聚酯纤维和0.9%氨纶,也就是产品标识不正确。
“当时正赶上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上海普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监督抽查,此款产品被抽中。被检出不合格后,公司立即将各店铺所有此款裤子收仓下架。”杨裕琳说。
目前,该批次产品经品牌和合作测试公司确认,在所有衣服洗涤和价格牌等明示标签整改合格后,并确保每件衣服标注正确无误后,开始上架销售。
同样是5月11日,记者几番曲折,拨打多个电话,最终找到了绫致时装(天津)有限公司“杰克琼斯”品牌市场部的相关“负责人”乔小姐,记者大致说明采访内容后,乔小姐表示自己不负责质检,并以有紧急事情处理为由让记者等会儿再打电话。
大约过了半小时,记者再次致电乔小姐,起初,乔小姐以自己不清楚事情经过,让记者找其他相关负责人为由委推采访。
记者表示:“您是杰克琼斯品牌的负责人,希望你帮忙安排接受采访的人。”
于是,乔小姐给了记者自己的邮箱,让记者发去采访提纲,并答应记者转交相关部门。随即,两次确认乔小姐邮箱无误后,记者将采访提纲发送给了对方。
但是,这份采访函成功发出去后就变得不知踪影,至今没收到该公司任何回应,就连乔小姐也变得联系不上。
从5月11日到5月14日,记者每天都拨打乔小姐的电话,多次尝试都是无人接听。受发稿时间限制,记者只能就此作罢。
采访提纲同样石沉大海的还有广州友谊班尼路有限公司。在多次尝试拨打了该公司北京办事处、上海办事处和广州办事处三个地方的座机电话后,记者终于找到了该公司广州总部的联系电话。
5月11日从上午到下午,该公司广州办事处的前台小姐似乎都显得“很忙”,都是别人帮忙接了电话却告诉记者她不在,或者直接是“总机无人接听”。
几番周折后,5月12日,记者最终通过该公司前台服务小姐与其扩展部相关人员取得联系,记者说明大致情况后,该“负责人”表示:“公司没有专门接待媒体的部门,如果有相关合作或者采访,可以先发邮件到指定邮箱,会有专人将邮件转交给总经理处理。”
记者询问:“邮箱多长时间查看一次?多长时间能够给出答复?”
该“负责人”表示不清楚,匆匆挂了电话。
记者随后就将采访提纲成功发送至该公司总经理专用邮箱。
然而,结果可想而知,时间过去了,等待还在继续……
原来同样的巧合可以发生多次,记者采访中山尚品服饰有限公司的过程就充满多次同样的巧合。
5月11日,记者联系到了该公司办公室的邝小姐,说明来意后,邝小姐很快将电话转接到了公司行政部,行政部一名女士表示:“我没有接到这个这个消息,行政部只对公司内部,不对外。”让记者找其他相关负责人。
于是,电话再次被转接到了邝小姐那里,简单沟通后,邝小姐仔细询问相关信息并记下了记者联系方式,答应记者跟领导沟通后予以答复。
之后就是各种“巧合”的发生。第二天,记者打同一个电话给邝小姐,询问采访进展情况,另一女性接听了电话,她表示:“邝小姐恰好出去了,晚点再打过来吧。”
记者信以为真,下午又打了电话过去,同样是上午接听电话的女士:“邝小姐刚离开座位了,手机也没带,你留下联系方式,让她回来给你打过去。”
第三天,记者再次拨通该电话,同样是熟悉的声音:“邝小姐这会儿正好出去了。”
记者:“能否给一下她的手机号码?”
该女士表示不方便,随后改口说:“她手机正好落在了座位上,出去没带。”
记者无奈,只好再三叮嘱该女士转告邝小姐,截稿日期快到了。
还是没等到邝小姐的回答,第四天,记者再次打电话过去,熟悉的女士声音:“她走开了,可能一会儿回来吧……”
几次巧合之后,记者无奈地终止了采访。
与上述公司的故意拖延相比,三星法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回应虽然简单粗暴,但也不失干脆利落。
5月11日,记者首先在有关该公司的联系方式中找到了一位陈先生的手机号,拨通后,陈先生表示:“我已经离职两年多了。”
之后,记者又通过招聘信息找到了该公司一位负责招聘的李小姐的手机号码,拨通电话并简单说明致电来意后。李小姐冷冷地表示:“我们不需要这方面的采访。”然后立即挂断了电话。之后,记者多次拨打该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后记:
依据工商部门的规定,自公布之日起,不合格商品经营者应依据公布的信息,停止销售不合格商品。辖区工商机关要对本辖区市场上销售的不合格商品组织清查,对不合格商品经营者依法进行处理。
由于记者在之前多次调查中发现,尽管有些服装在实体店中被查出质量不合格并下架了,但仍然会通过一些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所以,记者此次除了电话采访,还通过搜索各大电商平台来寻找了这12批次被曝光产品的来龙去脉。
令人欣慰的是,淘宝、京东商城等平台上并没有发现问题服装继续在线销售的痕迹,虽然很多企业没有就此事件做出正面回应,但如果能够以此为鉴,我们调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