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领导人更替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吗

2015-06-25 08:34:44吴晓飞
财经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省委书记实质性省长

吴晓飞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地方领导人更替的角度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波动变化。采用1998-2013年度的相关省际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表明:省委书记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不显著;而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则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在将更替形式区分为实质性更替和连任两种情形后,研究发现,省委书记的不同更替形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无明显变化。而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则主要是由其实质性更替所引起的。

[关键词]地方领导人更替;政策不确定性;创新激励;区域创新能力

一、引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明确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并为进一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区域层面上,创新也得到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创新发展政策。然而,尽管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并且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业已得到较大提高,但是有关区域创新能力背后影响因素的认识还较为不足。特别是,由于政治因素在我国地区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十分值得深入探讨。但就目前而言,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然较为有限。因此,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从地方领导人更替的视角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波动变化展开分析。

具体来说,在地方领导人存在更替的情况下,必然伴随着政治权力的转移以及政策方向的某些变化。这可能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地方领导人更替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会降低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研发动机,从而导致区域创新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地方领导人更替也可能意味着较强的创新激励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大研发力度,并进一步造成区域创新水平上升。结合这一分析,在后文中,我们对地方领导人更替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本文的研究可以补充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丰富并拓展区域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在实践层面上,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剩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简要评述已有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第五部分给出实证研究结果并进行扩展检验;最后一部分简要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二、文献评述

一些研究证实,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有形的要素投入,它同样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广泛影响。其中,政治因素对于创新的影响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这方面,Bloom et al.研究了政府税收政策对R&D投资的影响,发现税收优惠可以有效提高一国的研发强度。党文娟等人的分析结果也表明,目前我国政府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安同良等人证实,R&D补贴政策也有可能会对创新产生“逆向”激励,因而要求政策制定者必须设计合理的创新补贴方案。总体而言,目前多数学者对于政府的创新政策持肯定态度。这也为各级政府部门推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是,上述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并未考虑作为政府主体的官员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微观层面上,一些文献从企业政治联系的角度研究这一非正式机制对创新所产生的影响。Wu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政治联系与其产品创新之间存在倒u形的关系。这意味着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政治联系才会对企业创新形成正向推动。Shu et al.研究发现,政治联系对于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然对企业知识转换具有直接作用。另外,Julio和Yook则检验了政治选举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与非选举年份相比,企业在选举年份的投资支出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企业研发投入对于政治周期所做出的反应。而在国内研究中,丁重和邓可斌、曾萍和宋铁波等人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政治关系会直接有利于企业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相反,政治联系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创新绩效。但蔡新蕾、蔡地等人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企业的政治行为或政治联系事实上有利于提高其研发创新水平。由此可见,当前理论界对于政治联系究竟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问题还存在着较大争论。

从上述文献来看,目前有关政治因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分析视角包括政府创新政策的有效性、企业政治联系对其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等。然而,尽管现有研究已经在这一领域中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其不足之处也是较为明显的。首先,已有文献多数忽略了作为政府主体的官员对于创新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省级层面,地方主要领导人的政策取向很可能会对区域创新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现有研究也没有从地方领导人更替的视角对区域创新问题做出详细探讨。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地方领导人更替以及与此相伴随的政治权力转移是一种普遍现象,这可能会对区域创新水平造成一定冲击。但已有文献并未对上述问题做出必要的分析与解答。因此,本文将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展开进一步分析,以得到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成果。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部分研究认为,在那些发生了地方领导人更替的年份,可能意味着某种政策上的不确定性。这种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会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研发行为,从而造成区域创新水平的波动变化。一般而言,地方领导人更替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会倾向于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提高其研发创新的等待价值。即,在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企业可能会适当降低研发支出、延缓研发决策,以规避政策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潜在创新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地方领导人更替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负向影响。然而,地方领导人更替也可能意味着较强的创新激励作用。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特别是在我国地方官员的“锦标赛式”晋升模式下,新任地方领导人更有动机去促进地方投资增长。而地区研发投入也可能因此表现出较高的上升趋势。这种由于地方领导人更替所带来的创新激励作用,无疑会对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正向推动作用。本文认为,在我国地方领导人发生更替的条件下,区域创新能力所表现出来的波动变化正是受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我国的地方主要领导人中,省委书记更替和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又进一步对不同的地方领导人更替形式进行了区分。

首先,省委书记更替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较大。在具体职责方面,省委书记主要负责省委的日常工作,主管党务和方针路线。但是,由于党的最高领导地位,以及我国地方政治中长期存在的“一把手负责”现象,使得省委书记更替仍然会对区域政策环境形成较大影响。在省委书记更替阶段,地区内未来的政策取向存在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各种创新主体也必然会对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做出反应。然而,由于省委书记并不直接负责地区经济事务,这使得省委书记更替所带来的创新激励作用相对较弱。综合而言,在省委书记更替阶段,各种创新主体的研发行为将主要受到更替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并将对区域创新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据此,我们提出了假设1:省委书记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负向影响。

其次,省长更替时的情形与省委书记更替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同。作为地方主要领导人之一,省长的政策取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并且,在我国当前的地方政治模式下,省长对地方经济发展更负有直接责任。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我国地方政治的独特性,使得省长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取向与省级党委的领导方向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因此这就大大降低了省长更替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程度。另外,在省长上任之后通常也会出台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这在我国地方政治运行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从其具体职责来说,新任省长也更有动机去促进包括研发投入在内的各项地方投资的增长。这意味着省长更替可能会带来较高程度的创新激励作用。综合而言,省长更替所造成的政策不确定性较低,并且由此带来的创新激励作用相对较高。这可能会对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正向推动。根据这些认识,我们提出了假设2: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

最后,考虑地方领导人的实质性更替和连任的情形。在我国地方政治中,省委书记、省长连任现象较为普遍。一般而言,连任是通过每五年一次的地方党代会或人代会进行的。从形式上来看,地方领导人连任相当于发生了一次更替事实,但是地方领导人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在原职位上继续从事相关工作。因此,地方领导人连任前后的政策方向应该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也就意味着,地方领导人连任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连任前后的政策方向基本稳定,也难以对地区研发投入形成较大幅度的推动作用。而与此相对应,实质性更替的情形则是指地方领导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更。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由于实质性更替通常是地方领导人由异地调入,其政策取向存在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能更为强烈;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言,在实质性更替的情形下新任地方领导人可能更有动机去促进创新投入的增长,从而对区域创新能力形成较强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地方领导人的连任而言,我们认为地方领导人的实质性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大。据此,我们提出了假设3:地方领导人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由实质性更替所引起,连任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地方领导人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我们选取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以外)的相关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过程。样本期限为1998-2013年。在回归中,对于区域创新能力这一被解释变量,我们主要以样本各省市的专利申请总数和授权总数来衡量,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统计年鉴。对于解释变量地方领导人(省委书记/省长)更替的数据,我们主要通过互联网手工收集获得。回归中,其他各控制变量的相关数据则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历年各省市统计年鉴。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在基本模型设定之后,我们首先对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进行了考察。具体结果如表l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省市、不同年份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变量LnTZLA的最小值为4.82,最大值为13.13;变量LnTZIL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则分别为4.13和12.51。这说明,不同样本省市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在回归模型中对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加以控制具有一定合理性。由于我们进一步将地方领导人更替区分为实质性更替和连任两种情形,这使得前者的样本均值恰好等于对应的实质性更替和连任变量的样本均值之和。另外,表1中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还显示,在我们的样本期内省委书记的实质性更替与连任次数基本一致(均值分别为0.10和0.09);而省长的实质性更替则要少于其连任的情形(均值分别为0.10和0.15)。有关其他各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二)回归结果

在具体回归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自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了检验。如前所述,由于研发资本投入与R&D人员全时当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4以上,因此我们在回归模型中剔除了研发资本投入这一控制变量。剩余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不超过0.80,表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另外,由于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分析,我们以Hausman检验来确定模型的具体形式。检验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模型均优于随机效应模型(Prob>chi2=0.000)。因此,在实证分析中我们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作为回归的基本方法。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1.省委书记更替和省长更替。本部分中,我们首先对省委书记和省长更替的全部观测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以专利申请数(LnTZLA)或专利授权数(LnTZIL)为因变量的情况下,省委书记更替变量LOCPAR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但相关结果的显著性较弱,仅在以专利授权数为因变量时通过了10%的显著水平。这说明,省委书记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较为有限。因此,前文提出的假设1在部分程度上得到了验证。分析其原因,省委书记更替通常会带来政策上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下降,以规避政策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潜在创新损失。这显然会对区域创新能力形成负向冲击。然而,由于省委书记并不直接负责地区经济事务,因此这种负向冲击的影响效果较为有限,难以对区域创新水平形成明显的影响作用。另外,根据表2中的回归结果,省长更替变量LOCGOV的回归系数在各种情况下均显著为正。这说明,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从而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假设2。而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由于我国独特的地方政治运行模式,使得省长更替时的政策不确定性较低,并且省长更有动机去促进地方投资增长。这显然会对企业研发创新形成正向激励。因此,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在表2中,控制变量LnPGDP的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说明前期的累积知识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作用较弱。R&D人员全时当量LnPEO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均通过了5%的显著水平,这说明研发要素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表2中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LnMKT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意味着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另外,控制变量FIN的回归系数同样为正且较为显著,表明地方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样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从模型的F值和修正的R2值来看,本文的回归模型拟合较好。

2.实质性更替与连任。在本部分中,我们进一步将地方领导人的更替形式区分为实质性更替和连任两种情形,并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以专利申请数或授权数为因变量的情况下,省委书记的实质性更替和连任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表2中的相关结论。正如前文所言,省委书记更替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政策不确定性,这使得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降低,并进一步对区域创新能力造成负向影响。然而,由于省委书记并不直接负责地区经济事务,因此省委书记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所造成的负向影响较为有限。无论是在省委书记的实质性更替抑或连任的情形下,都难以对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明显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前文提出的假设3对于省委书记的实质性更替和连任而言并不能有效成立。

从表3中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省长实质性更替变量的回归系数在各种情况下均为正且较为显著,而省长连任变量的回归系数仅在以专利申请数为因变量的情况下为正并通过了10%的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是由其实质性更替所引起的,省长连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弱且不稳定。因此,这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假设3。究其原因,省长的实质性更替虽然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政策不确定性,但这种政策不确定性相对较弱。同时,省长的实质性更替也意味着更强的创新激励作用,从而会对区域创新能力形成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与此相对应,省长连任前后的政策方向基本稳定,这使得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研发行为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省长连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较为有限。另外,表3中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表2中的基本一致,对此不再展开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与扩展研究

为增强主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和适用性,本部分中我们对地方领导人更替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分析。我们首先采用Tobit回归对上述研究结论加以验证。其后,采用发明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作为因变量,重新进行回归检验。

1.Tobit回归。在已有文献中,部分研究采用Tobit回归对技术创新等问题展开分析。其原因在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等变量均是下限为0的拖尾变量。因此,本部分中我们同样采用Tobit回归对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加以检验。具体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在省委书记更替的相关变量中,只有在以专利授权数为因变量的情况下其连任变量(LRPAR)通过了10%的显著水平,在其他各种情况下省委书记更替的相关变量均为负且均不显著。这说明,省委书记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仅存在有限的负向影响,从而与前文的研究结论一致。另外,在Tobit模型下,变量LOCGOV和MLOCGOV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显著,而变量LRGOV的回归系数则均不显著。这说明,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作用主要是由省长的实质性更替所引起的。这一回归结果同样验证了前文的基本结论。因此,从表4中的相关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2.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的检验结果。在通常所指的三种专利中,发明专利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因此,本部分中我们分别以发明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作为因变量,重新进行回归检验。与前文一致,相关数据均进行对数化处理。我们分别以LnIZLA和LnIZIL表示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的自然对数。另外,由于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最终获得授权一般需要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在以发明专利授权数作为因变量的情况下,我们将自变量均滞后3期。具体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在以发明专利申请数为因变量时,自变量MLOCPAR的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其他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水平则与前文基本一致。而在以发明专利授权数作为因变量的情况下,回归结果则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自变量LOCGOV的显著性降低,仅通过了10%的显著水平;MLOCGOV的回归系数虽然为正但不再显著。对此,本文认为这可能与3阶滞后导致存在较多的样本损失有关,从而使得回归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另外,在以发明专利授权数作为因变量的情况下,其他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与前文基本一致。总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六、结论

本文从地方领导人更替的视角分析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波动变化。结果发现:省委书记更替及其不同的更替形式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不显著。而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则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的效果主要是由省长的实质性更替所引起的。上述结论背后的原因则与地方领导人更替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以及创新激励作用密切相关。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丰富了对政治因素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等相关问题的理解。在我国地方政治中,主要领导人的政策取向对地区创新水平存在着较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本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后表明,现有研究对此做出的探讨仍较为有限。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补充、完善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另外,在实践层面上,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也有着比较深刻的启发意义:在地方领导人发生更替的条件下,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波动变化产生现实影响,并且省委书记更替和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有所不同。在省委书记更替阶段,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作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适时制定一些创新指导政策,以激发企业等主体的创新活力。而在省长更替阶段,则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并且在省长的实质性更替条件下这种正向作用尤为明显。此时,政府相关部门则要注重防范可能出现的“过度创新”问题,通过政策手段引导研发投入向重点领域和关键部门转移,以逐步优化创新结构,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本文的研究也包含一些不足之处。限于统计数据,我们并没有对地方领导人的异地调入和同地晋升等更替形式的影响作用进行考察。从理论上分析,地方领导人的异地调入可能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另外,本文也没有对地方领导人的个体特征进行详细区分,如地方领导人的性别、学历等,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对我们的研究结论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文的这些不足之处可以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省委书记实质性省长
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证研究
拜登和习近平举行“广泛和实质性”视频会晤
英语文摘(2022年1期)2022-02-16 01:18:56
省委书记这些话催人奋进!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0:26
省委书记彭清华同志调研高县蚕桑产业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44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42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普贝尔省长的发明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省委书记这样说
省长骑单车的联想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