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缘何频被商人“围猎”

2015-06-24 11:44:12
党建文汇·上 2015年5期
关键词:围猎建业少华

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30万元。梳理廖少华等近期落马贪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其共同点都是被朋友“拉下水”。近年来,在畸形的官场文化影响下,一些官员的“朋友圈”逐渐演变成了“腐败圈”。他们在贪念驱使下,成为商界的“围猎”对象,一步一步与其“朋友”结成了腐败“同盟”,不惜逾越党纪国法的底线为“朋友”输送利益,并最终沦为阶下囚。

升官路上商人“追随”   利益输送不断

4月9日上午10时,廖少华被法警押入法庭。法院经审理查明:2004年春节至2012年6月,被告人廖少华在担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公司或个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非法收受陈春章等人给予的财物,共计人民币1324万元。在担任黔东南州委书记期间,滥用职权,造成国家财政资金损失人民币310.6372万元。

廖少华转战多地任职,湖南籍商人陈春章一直跟随其左右做生意。廖少华为陈的企业多个事项提供帮助和照顾,并先后10次收受陈给予的人民币共计394万元。

无独有偶,与廖少华一前一后被宣判的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也“处境相同”。“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季建业在庭审时说。

“朋友圈”异化三部曲 “贪”“交”“吃”

记者梳理近年来一些官员落马后的犯罪事实发现,腐败轨迹后面无不闪现着商人的身影。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均与一些商人过从甚密,刘志军、刘铁男等部级“老虎”也都有着不少商人“朋友”。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是“老虎级”贪官存在“朋友圈腐败”问题,一些基层官员也难以摆脱“朋友圈”的影响。

记者梳理后发现,官员的“朋友圈”腐蚀往往分三步: 第一步——“生贪念”。一些官员担任领导职务后,对金钱和享受产生了不良欲望,为其腐化堕落埋下了伏笔。落马前的廖少华,在许多人眼中属于“低调”“务实”的干部,但随着职务的升迁,他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改变。“受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特别是看到社会上一些人大把挣钱,大肆挥霍享乐时,自己的心也逐渐不平静起来,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干了许多党纪国法所不容的事。”廖少华在庭审时说。第二步——“交朋友”。为了实现贪欲,一些官员四处寻找为其欲望“埋单”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朋友”。廖少华陈述说,自己调到市级党政领导主要岗位后,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围绕在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了,他通过帮人办事交了一批“讲哥们儿义气”、有“铜臭味儿”的老板朋友。第三步——“吃朋友”。在为朋友“两肋插刀”后,不少腐败官员就将朋友当成了“提款机” 和“钱袋子”。据检察机关指控,季建业在帮助其“朋友”徐东明解决职务调动,并帮其承揽了多个建设项目后,就“心安理得”地收受了徐东明的贿赂。

反腐“新常态”下  官员须净化“朋友圈”

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对官员和商人而言,最重要的都是要有“底线”意识。在反腐“新常态”下,官员必须破除侥幸心理,从严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自觉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不得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朋友输送利益。商人也不要妄想走捷径、寻求组建利益共同体,这也是底线。

高波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权力的公开力度。所谓“围猎”,实际上是冲着权力来的,应当建立更完善的“权力清单”和“利益清单”,把权力的运行放在阳光下,让更多的人可以监督官员,倒逼他们谨言慎行。          (据新华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围猎建业少华
余少华
大江南北(2023年2期)2023-02-11 05:45:56
Abundant Exact Solutions for Differential-Difference Equations Arising in Toda Mechanics
再见情敌,十年烟云爱也悠悠恨也悠悠
婚前与婚后
杂文月刊(2017年18期)2017-11-12 17:35:00
二则
领导文萃(2016年6期)2016-12-26 10:13:55
摘葡萄
官员应建起不被“围猎”的坚固长城
人民论坛(2016年21期)2016-09-14 10:34:46
官员为何易被“围猎”
人民论坛(2016年21期)2016-09-14 10:34:10
马钢技术专家在“围猎”中迷失
检察风云(2015年19期)2015-10-08 18:35:02
党性在老板“围猎”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