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准备,重点是搜集问题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林毅榕在采访中说:“巡视组通过听取中央纪委、中组部、审计署和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查阅资料,搜集网络舆情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巡视对象的情况,为进驻做好充分准备。”
巡视了解,重点是突破问题
《巡视工作条例》规定了巡视组的9种工作方式。其中巡视谈话和受理信访是最基本、有效的方式。
林毅榕说:“巡视谈话一般采取‘二对一的形式,谈话内容对外严格保密。受理信访的主要渠道是向社会公布的巡视组联系电话和专用邮政信箱。”
巡视报告,重点是反映问题
巡视组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和派出党组织汇报巡视情况,开门见山讲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巡视反馈,重点是指出问题
巡视组既要向被巡视地区、单位“一把手”反馈巡视意见,也要向领导班子反馈巡视意见。反馈情况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
林毅榕说:“反馈时不遮不掩,直指问题,对典型违规违纪行为还要点名通报,目的是让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体现从严治党要求、形成有效震慑。”
巡视移交,重点是跟踪问题
巡视组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移交中央纪委、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办理,并跟踪了解进展情况。不仅要转账,还要定期查账、确保销账。
巡视整改,重点是解决问题
林毅榕说:“整改工作关键要落实‘双责任,抓住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双报告,党委及主要负责人要限期分别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实行‘双公开,整改情况不仅要在党内通报,还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巡视组对部分巡视对象还要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力的要追究责任,确保巡视整改见真效、见长效。
住:按规定标准住宾馆,谢绝豪华套房
巡视组通常会住在哪里?这个信息一般不向社会公开,因为巡视组派驻到一个地方之后都是公布联系电话和邮箱,而邮箱往往是淡化地址信息的专用邮政信箱。巡视组的住宿问题由被巡视单位配合安排,住宿标准严格按照规定办。一些地方安排了带会议室的豪华套房,但遭到巡视组的拒绝。
吃:家常菜以蔬菜为主,20分钟一扫而空
巡视组吃得怎么样?自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吃喝之风已经被刹住不少。以江西省委的一个巡视组为例,他们不仅在住宿上严格按标准执行,在饮食上的要求也很简单,反复强调“要多上蔬菜”。餐厅是由一间客房临时改造而成的,跟巡视组办公的房间位于同一楼层。餐桌上摆放着辣椒炒肉、炒青菜等8个家常菜。从坐下来到吃完饭不足20分钟。少了客套与寒暄的饭,吃得清爽利索!
行:活动基本在宾馆,晚上散步都不走远
中央巡视组离京到地方以省为单位,巡视时间往往是两个月左右,而到中央部委或者是具体的高校和央企,巡视时间则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巡视组出行方面又有哪些讲究?实际上,出于巡视工作安全和保密的考虑,工作人员和外界私下接触的机会不多,因为曾经有巡视组在地方上遭遇过安全威胁。比如中央一巡视组在某省巡视时就接到威胁信:“这个地方没有你做的事儿,玩一玩回去吧,你要是不回去,没有好下场。”巡视组每到一地都不会主动和当地的亲朋好友联系,即使知道也一概不接待。活动范围往往就在宾馆附近,甚至连晚上休息时散步,也就是绕着宾馆走一走,绝不走远。
谈:可以随时找干部谈话,也可进行民主测评
中央巡视组主要针对的是省部级领导干部,但这并不是说对厅局级干部的问题就不管不问。实际上,巡视组既打“老虎”,也拍“苍蝇”。至于省级巡视组,在开展个别谈话工作时,副处级以上干部为必谈对象。巡视组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找其他干部进行谈话。谈话的方式既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二对一。
查:可以调阅资料,离开房间就锁保险柜
说到查,这里主要是说查资料和文件。根据巡视工作的有关规定,巡视组有权调阅和复印相关资料,从资料、账目中发现什么问题,巡视组都会记录下来。记录的东西都是机密,绝对不能向外泄露,工作人员离开房间时,都会先将这些材料锁进保险柜。群众反映问题的邮箱,只有巡视组工作人员才能打开。
访:如能提供线索,可随时见到巡视人员
中央巡视组每到一个地方,往往会有一些群众误以为巡视工作“包打天下”,什么都管。其实不然,巡视工作是只查问题,不具体办案,查出问题之后再进行反馈。巡视组一般会进行整理并及时转交有关部门,这个工作量相当大,工作到凌晨是常事。
(文天综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澎湃新闻网、《东方早报》等)endprint
党建文汇·上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