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综合改革强化生态建设

2015-06-24 04:40:13袁丽红景春辉张森林
农业与技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泾川县林权公益林

袁丽红 景春辉 张森林

摘 要:根据国家林业局和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全县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管理,积极推进全县发展林下经济的步伐,初现 “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的林改目标。2012年,全县以实施林业综合服务提升、林业主导产业培育、林下经济发展增效、林权抵押贷款扩量、合作经济组织壮大、林业政策保险试点、林木管护制度保障、主体改革成果巩固“八大工程”为重点,全面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关键词:深化改革;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001

在2008年泾川县被确定为全省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县,经过一年的多方努力,在2009年已完成主体改革的各项任务,承包到户率达100%。国家林业局及省及相关部门先后分别在泾川县召开了北方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下经济现场会。

1 注重生态保护抓改革,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管理

泾川县属于生态脆弱区域,集体林地的近90%是人工生态公益林。针对生态保护问题,我们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经营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加强资源保护管理作为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不断建立完善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管理,确保了全县生态资源安全。强化农户管护主体责任。按照“产权到户、责任到户”的要求,引导农户采取承包、联户、委托等多种形式,共有6.9万农户签订了合同,形成了家家户户参与管护的良好局面;强化政府保护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各级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法定职责,制定完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生态公益林管护办法和林地征占用管理办法,县、乡、村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组建115个护林协会,成立15个义务护林防火队,不仅没有出现林改之初担忧分到一家一户怕出现乱砍滥伐的问题,而且使生态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管理,体现了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相结合的管护制度的效力;强化林木抚育采伐管理责任。研究制定了《泾川县集体林木采伐管理办法》,统一编制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案,科学合理确定抚育采伐量、采伐方式和采伐强度,按照农户个人提交申请、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初审、县林业局审核,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的程序,及时审批下达抚育采伐指标,实行林木抚育采伐管理公示制,对安排下达的抚育采伐指标、采伐地点、采伐强度等内容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d,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在飞云乡坡头村、太平乡朱家沟村开展了抚育性采伐试点工作,间挖刺槐大干苗木104.7hm2,实现80多万元的收益,农户(参与)人均增收899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

2 创新并完善各项机制,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林权流转、抵押贷款等相关制度,不断探索并尝试放活经营权和保障收益权。制定出《泾川县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按照办法的相关规定,双方协商、签订合同、逐级审核、登记备案的程序,全县共有6510农户参与林权的流转。

成功流转5667hm2林地,流转金额达到298万元,每户年均增收458元。同时,县上成立农村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及时调解各类林权纠纷,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利益;建立完善公益林补偿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了《泾川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对纳入国家补偿范围的5万hm2集体公益林补偿资金713万元,全部按照“产权到户、补偿到户”的政策要求,适时兑现并发放到农户手中;对1.7万hm2地方公益林,由县财政筹资49万元,建立了地方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充分调动了群众营林护林的积极性,使群众更加珍惜和保护公益林资源;建立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部署,使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有序进行,将200万元筹措资金用于风险保证,林业、金融部门积极配合,积极宣传、有效引导,全县已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3亿元,有效解决了5674户资金不足的实际问题。采取国家、地方及群众自筹的形式,筹集保险金额达80.5万元,全县境内实行政策性森林保险达80.1%,使林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 主抓造林,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

泾川县林业部门把森林资源的建设工作及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长期性的首要战略任务来进行,实行分户与规模造林同步、经济树种和生态树种同步,政府支持,地方督导,并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鼓励并动员群众分户造林。近3a结合实施三北、天保、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多方筹措1032万元专项资金,采用了以苗代补、先造后补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把承包林地当成自家责任田,自觉履行承包合同义务,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全县累计完成分户造林5533hm2,每年造林面积是林改之前的1.8倍;集中开展工程造林。对泾川县境内的泾汭河流域、残塬沟壑等多处重要的生态脆弱区,进行统一规划,加以重点扶持,采取连片栽植、分户经营新模式,对山系、沟壑、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现已完成4333hm2的工程造林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效果;积极推进树种的改优。将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效的相结合,改造低效林地,进行补植补造,如在疏林地种植云杉、油松、落叶松、柿子、山杏等,利用此类经济林和生态绿化树种加以优化树种结构,改优4133hm2,不仅使森林资源总量显著增加,还有效提高了林分质量,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4 强化指导务实推进,促进深化改革

泾川县将改革创新意识和兴林富民作为根本,把深化改革、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列为“一把手”工程。

4.1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林改,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分片包抓、县直部门联系帮扶、乡镇干部抓点示范、技术人员挂牌指导的林改工作包抓责任制,定期督查指导,促进工作落实;县上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听取各方深化林改工作的汇报,分析形势,切实解决了林改中出现的问题,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证。

4.2 建立完善林业管理服务机制

成立了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核定编制,设立了专门服务大厅,实行了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方便了农民群众。全县14个乡(镇)全部组建了林业综合管理服务站,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69个,为215个行政村配备了林权管理信息员,聘请600名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员。经培训签订了相关服务协议,给予一定的报酬(每年每人5000元标准),农民技术员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为发展林业产业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4.3 建立并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推进机制

全县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列入县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发展中,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相关职责,对林业建设工作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将已筹到的230万元资金投入到重点林区、林下经济、重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支持群众发展林下经济。

4.4 建立并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将综合改革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按照所下达的任务,及所签订的责任书,严格考核,兑现奖罚,促进了林业改革工作的发展。

总之,随着泾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市的总体要求来衡量,与兄弟县区的典型做法相比较,还存在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产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备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借鉴兄弟县区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根据全县的实际情况与实际特点,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再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袁丽红(1982-),女,本科学历,植物保护与检疫专业,主要从事病虫害防治工作,助理农艺师,从事绿化苗木繁育工作。

猜你喜欢
泾川县林权公益林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收藏与投资(2022年6期)2022-07-07 05:13:06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16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浙江林业(2019年9期)2019-11-27 09:20:23
林权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19年5期)2019-06-03 16:36:04
林权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19年4期)2019-05-26 14:27:02
林权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19年3期)2019-05-21 15:00:44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47
土方量多种测量方法在梯田项目中的应用